馬祖即將進入淡菜的肥美季,淡菜養殖是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展的新興產業,隨著淡菜知名度逐漸打開,市場接受度的提升,未來的市場是可以期待的。淡菜養殖是現階段最適合馬祖海域的產業,養殖技術門檻相較其它水產品要簡單許多,政府要做的是如何透過輔導及相關產銷政策讓馬祖淡菜品質趨於一致且供應穩定,最終希望建立屬於馬祖專有的品牌,讓淡菜成為馬祖的代名詞。
前交通部部長葉匡時曾說過,結合在地食材、在地文化、環境景色人文,才是真正的台灣美食。馬祖早年各島都有生產淡菜,曾經多如牛毛的野生淡菜如今卻十分罕見,過度的捕撈是主因,其次是海洋生態丕變造成。現在市場上多為養殖淡菜,其實養殖與野生淡菜最大的差別是口感和甜度,而這點正是馬祖海域的優勢。近年來馬祖南北竿的淡菜養殖戶越來越多,但各家口感均不同,種苗大多來自中國大陸,成品的口感之所以有所差別,關鍵就是在馬祖水域掛養時間的長短。
馬祖海域得天獨厚擁有豐富的營養鹽與浮游生物,還有暢旺的海流,這是淡菜美味的關鍵。近來地區漁民爭取能由大陸合法進口種苗,但以目前的養殖技術來看,我們自己來培苗不是不可能。本次議會定期會就有議員提出讓水試所重新運作的建議,就長遠發展來看,種苗技術能操之在我對產業穩定有極大助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馬祖校區今年度也結合地方試辦淡菜種苗培育,相信不久的將來馬祖就能擁有自己的淡菜種苗來源。
馬祖淡菜在台灣的市場佔有率逐年提升,但台灣絕對不是馬祖淡菜的唯一銷售出口,只要我們品質夠好,外銷國外走高價路線也是可期的。截至目前為止台灣仍有不少餐廳吃的是歐洲進口淡菜,但吃過的人都知道馬祖淡菜不論口感或甜度都略勝一籌,馬祖優質的水域環境就是我們的底氣,善用天然優勢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淡菜在馬祖有機會成為永續發展的海上養殖產業,甚至成為傳統漁業轉型的新契機,近年來政府推淡菜產業,從養殖區的規劃到輔導與宣傳政策都缺乏整體配套;產銷和創意料理的精進都是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而產銷的關鍵是克服運送問題,海空運輸至今仍不夠暢通。
在缺乏閃風澳口可推廣其它養殖的環境下,淡菜養殖是最不受地形影響的,在不影響航道的原則下,馬祖各島近岸海域幾乎都能推廣。淡菜的市場接受度和知名度是不必質疑的,接下來只要政府與漁民一起把質與量顧好,引進國外企業化養殖理念,從培苗到育成乃至於銷售都能在嚴格品管下操作,淡菜可以讓馬祖翻身的。
社論/淡菜是馬祖最容易成功的產業
- 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