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自備環保杯與餐具 共創源頭減量新生活

  • 2023-06-23

 連江縣環資局近來巡迴各鄉辦理自備環保杯及餐盒享優惠說明宣導活動,鼓勵民眾自備環保杯、環保餐盒至指定簽約餐廳用餐,除了能夠享有優惠外,培養民眾養成自備餐具的習慣,建立循環使用的消費觀念,亦達到減塑的效果。現今環保意識抬頭,多數人都知道應該要節能減碳、減塑,但到底要怎麼執行,卻毫無頭緒。甚至在這外食當道的時代,外帶、內用都還是會習慣性使用一次性塑膠餐具或餐盒;如果真的要落實「環境友善」,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外出用餐時自行攜帶環保餐具,不僅能把關人體健康,免除塑化劑問題,同時又能避免製造過多的垃圾給地球、影響生態。

 餐飲業者販售外帶式飲料,致連鎖飲料店、便利商店及速食店大量使用一次用飲料杯,110年調查結果,飲料店、便利商店、速食店、超級市場及有店面餐飲業等行業別一次用飲料杯使用量每年約40億個。大量使用一次用飲料杯除耗用自然資源,使用後之飲料空杯遭棄置而污染環境,造成生態環境及景觀破壞。生活型態改變,國人在外飲食機會增加,追求快速方便的餐飲業因此興起,消費者行為亦隨之改變,由可重複餐具轉向大量使用一次性免洗餐具,造成環境負擔。

 環保署自2002年起推動限塑政策,在有替代品的情況下,以法令限制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塑膠類等免洗餐具等一次用產品,針對難以執行的情況訂定排除條款;2006年擴大管制免洗餐具、2011年減量及回收一次用外帶飲料杯、2017年至2018年擴大管制購物用塑膠袋,並禁止含塑膠微粒產品。

 2021年9月29日訂定「行政機關、學校減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水作業指引」,今年1月正式實施,透過指引規範行政機關、學校辦理會議、訓練及活動時,不提供免洗餐具、包裝水一次用飲料杯,並參用替代措施,作業指引也將視執行狀況滾動檢討。2022年4月公告「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後,對於一次性使用飲料杯提出管制政策,連鎖飲料店業者需給予自備飲料杯的消費者至少5元的價差優惠及連鎖便利商店及連鎖速食店需提供「循環杯」借用服務。

 在政府大力推動相關環境政策下,垃圾資源回收率是逐年提升。然而,儘管政府已經推動諸多政策多時,我們發現仍然有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包含了現今民眾消費模式改變,網購包裝成為潛在的威脅,亦或是只有少數縣市推行的環保兩用袋。近年來,環境意識抬頭,為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的目標,並非能依賴政府單方面的政策宣導以及法規限制,唯有大眾皆了解到問題的嚴重性,擁有一致的共識,才能憑藉著每人的力量,從自身做起,並與他人分享相關經驗,藉此去開創更美好的環境,也還給地球一個乾淨的土地。近年來政府逐步加強各類塑膠製品的限用及禁用,大家應避免對一次用品的使用依賴,隨身自備循環餐具、容器及環保袋,才能有效降低一次用塑膠對環境的危害,並達到循環經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