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竿漁民夜間作業時親眼目睹大陸漁船在從事非法電魚行為,並拍攝到實景照片及影片,也對之前傳言取得實證。毒魚、炸魚、電魚是聯合國公認對生態極具破壞的行為,但在馬祖海域卻三不五時出現,這樣有損國際形象的事情相信均非兩岸所樂見。遏止非法捕魚行為除了要靠海岸巡更積極有效的措施外,更應透過協商管道呼籲大陸方面要嚴加管制,這種對生態無以回復的不當作為兩岸都應宣示零容忍的態度。
毒炸電魚非但使水產動植物遭受殺害,甚至抱卵之魚蝦及仔稚魚均無法倖免,無異是殺雞取卵、趕盡殺絕的行為,長此以往如不加以遏止,漁業資源將遭致嚴重破壞而終至枯竭。在馬祖海域最為常見的是炸魚和電魚,但這兩種捕魚方式都是非法且極端的,炸魚通常在白天、電魚在晚上,等於無時無刻都存在生態滅絕的危機。水產資源如同其他生物資源,靠其本身之繁殖能力而增加新資源,在全球漁源枯竭的不利大環境下,人類若還不自制自覺,海洋資源將提早面臨末日。
馬祖因與大陸地緣接近,且不論兩岸政治立場為何,但在維護海洋生態及資源循環的作為上應有一致的立場。馬祖因海岸及海域面積廣大,海岸巡整體巡護能量不足是事實,面對來自對岸龐大的漁業族群應擬定更有效的防堵措施,最起碼也要保護馬祖島礁離岸1千5百公尺之內的漁產資源,這些場域不但是魚類聚集之地,更是繁衍的重要基地,利用非法的炸電魚手法無疑是自我滅絕之路。
根據福州媒體報導,大陸連江縣在6月5日才發布通告明確指出,為切實加強漁業資源保護、養護水生生物資源,嚴厲打擊不法分子在連江縣從事電魚、毒魚、炸魚等使用非法手段捕魚的違法活動及破壞連江縣漁業資源和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的行為。大陸方面針對非法的捕魚行為也在積極規範,但執法力度直接影響其成效,時值兩岸因疫情解封而逐步恢復交流之際,連江縣議會日前在前往大陸黃岐交流考察時,隨團的陳雪生立委也透過協商管道向陸方表達嚴正的抗議,對於毒炸電魚這類極端的破壞行為應共同來執法,一方面從源頭阻斷,一方面現場掃蕩,最終應達到非法行為消失,讓生態得以永續,這對兩岸漁民都是好事一件。
海洋資源要生生不息,若肆無忌憚的竭澤而漁,受害的會是所有兩岸人民。捕魚科技日新月異,長年來無法根絕的非法毒炸電魚行為讓生態加速滅亡,兩岸都應拿出具體有效的作為,尤其是毒炸魚應絕對零容忍。
社論/非法毒炸電魚零容忍
- 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