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詩的馬祖傳統聚落/CJ夫人

  • 2023-06-13

 從踏進村子的第一步開始就感到古意盎然,韻味十足,左右兩側閩東式傳統建築群,依山勢而建,層層相疊,村子口大多是村子最高處,也可能是從最靠近大海的地方,旅人就在其中享受一路往下走或一路往上走的樂趣。

 務實的生活紋理

 每個聚落的存在,都跟漁業、部隊、氣候有些關聯;傳統聚落常見隨海崖或澳口而建,村子裡的一景一物,浮球做的燈具、貝殼堆砌的藝術品、昔日阿兵哥休假最搶手網咖店、僅保留極小窗戶的閩東式石屋是為了不讓寒風入屋,以及常見戰地遺留下來的廢棄防空洞、石碑標語、廢棄營舍或佇立遠方的阿兵哥雕像… 若雅致、若奔放、若幽幽的壓迫感,但沒關係,我說個令你會心一笑的,那就是小如筆筒、中如花瓶、大如水缸的馬祖酒甕,正一個個被整齊排列門邊,彷彿豪邁告訴鄰居與旅人,我很會喝!

 馬祖傳統聚落

 對於熱愛歷史古城攝影的人來說,馬祖列島目前受保護的聚落保存區有北竿芹壁聚落、南竿津沙聚落以及東莒的福正聚落與大埔四村,保護其中的古建築、古街和古道遺址,都足以停留好幾天,拍到日出、日落或遊客散去後的靜謐感。

 若是佇留深度再多一些,那麼南竿仁愛村和東引樂華村,能夠看見許多真正因生活而生的馬祖居民聚落思維,例如:怕得鳥禽叼走瓦片,民宅屋頂壓著一塊又一塊的壓瓦石,例如:高掛著大紅燈籠或手寫春聯,例如:讓老樹爬滿了牆,房舍與花草植物纏得難分難捨,或冒出新芽,或輕輕垂下晃蕩著的那些模樣。

 北竿芹壁聚落

 芹壁之所以被完美保存下來,是因為這個村子荒廢好一陣子。被譽為全球最美石頭山城聚落之一,閩東的愛琴海與台灣的聖托里尼,芹壁風光最為人驚豔的是她自海上遠遠望去宛如美麗又寧靜石城的模樣。

 走在芹壁村,傳統閩東古宅的花岡岩石屋,順著山勢成梯形羅列,各戶之間互不影響景觀視野,眺望海中央的龜島和對岸沿海,芹壁幾乎只剩下民宿或工作室了,荒廢閒置的建築比例蠻高,聽聞民宿主人說因為申請進芹壁從事商業用途門檻極高,篩選許多唯利是圖的不肖業者,聽完我開心許多。

 我尤其喜愛芹壁的黃昏,那時時間流逝地特別緩慢,遊客都散了,石城山城各角落都能隨意坐著,點杯茶、咖啡,吹著海風、聽海濤呼喚,沒有盡頭的看海發呆放空,直到星光、漁光與留宿芹壁者房間的燈光都點點亮了,好浪漫。或許是視線望向對岸使然,曾學過的中國歷史、地理課本知識時不時跑了出來,好像一個國中時期的自己坐在我旁邊跟我說著這些,我是覺得透過這樣與以前的自己相見歡,也是蠻療癒的。(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