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聯合國指定的世界海洋日,在聯合國的號召下各界無不致力於有關海洋生態及永續保護的議題。馬祖雖為一小小島縣,陸域面積僅約30平方公里,但管轄的海域面積卻高達6520平方公里,若以海陸治權來看,馬祖連江縣的面積居全國之冠。在國家海洋政策的指導之下,馬祖的相關政策與作為著實扮演著示範及關鍵角色。如何善待我們的海洋和相關資源的運用開發,這是關乎世代馬祖生存的嚴肅話題。
我國於108年11月20日公布《海洋基本法》,該法參照聯合國2009年「世界海洋日」之精神,在第18條明定「為促使政府及社會各界深植海洋意識,每年6月8日為國家海洋日」。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的72%,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和維生的根據,不論交通運輸、漁業捕撈、資源開發或氣候調節,都與人類的關係極為密切。而人類的文明發展歷程中因為漁撈科技進步而產生對海洋過度的開發與破壞,又因為全球人口激增使海洋污染日益嚴重,凡此種種都突顯人類一方面依賴海洋生存,另一方面又毫無節制的擷取海洋資源,最終導致自然的反撲,與海有關的災難接踵而至。
不管是聯合國的世界海洋日還是我國的國家海洋日,其訂定的宗旨目標為藉此機會向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致敬,瞭解海洋所蘊含的豐富價值,並慎重審視全球性污染和魚類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喚醒人類對於海洋的認識、保護及永續利用。馬祖的海域面積如此廣大,但我們能夠運用的管理資源又如此的少,靠幾艘海巡的船隻要負責驅離越界漁船、非法抽砂船、還有緊急救難等任務,分身乏術之餘突顯更多無奈。大面積海域不易管理是馬祖的難處,但廣大海域也同時是馬祖的優勢,不論是傳統漁業還是新興的養殖及休閒漁業,都可透過完善的管理機制使其發展成為生息永續的產業。
世界海洋日訂定的目標是喚起世人對海洋議題的重視,要在共存共榮的思維下向海致敬;近年來在行政院公布的「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指導之下,海委會統合了14個部會積極推動21項策略,最終希望落實「生態永續、海域安全、產業繁榮」之「海洋國家」願景。馬祖做為全國管理海域面積最廣的縣市,應及早訂定或修訂,推動因地制宜的海洋政策白皮書,全方位擬定未來長遠的發展目標,爭取更多中央資源的挹注,具體落實可行方案,在兼顧各族群領域生存需求的前提下,讓大海繼續承載馬祖世代子民的生計與願景。
社論/世界海洋日的省思與作為
- 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