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越來越熱,腸病毒活躍度提升,連江縣衛福局籲請民眾加強個人及環境衛生,尤其成人感染腸病毒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容易因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家中嬰幼兒,請民眾外出返家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並注意環境清消,落實勤洗手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以降低腸病毒傳播的機會。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5月21日至5月27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2924人次,較前一週(12423人次)上升4%,近2週上升幅度趨緩,惟整體趨勢仍呈上升且高於2017年以來同期,仍須警戒;另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維持累計3例,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伊科病毒21型,均為5歲以下幼童。
過去三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嚴格的隔離措施,勤洗手加上規定戴口罩,連平時常見呼吸道病毒的感染也大幅地降低,許多人體內病毒的抗體都很低,造成免疫負債的現象。今年年初稍微放寬解封後,三年沒流行以嘔吐厲害表現的諾羅病毒前一陣子才大流行,四月份又逐步解封,漸漸回復正常,最近的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開始增加,不免讓家長們擔心。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且腸病毒傳染力強,學童間密切互動易使腸病毒於校園間傳播,提醒家長與教托育機構人員不可輕忽,應加強居家環境、教室及遊樂設施等的通風、整潔與消毒。並教導幼童出入安親班、托兒所、室內兒童樂園等人員互動頻繁場所、返家或進食前皆須確實以「濕、搓、沖、捧、擦」5步驟正確洗手,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衛生觀念,以降低病毒於校園或社區中傳播的風險。
腸病毒的感染幾乎每年都會有,只是在三年來新冠病毒疫情,因為加強防疫隔離減少了很多。在後新冠病毒疫情時期,大家已經有了很好的防疫觀念,不少人仍然選擇繼續戴口罩,防疫觀念應該要再持續下去,口罩不只是能過濾抵擋病毒細菌,也可以減少污染的手指接觸到口鼻的機會。
新冠病毒流感病毒防疫,大家已經習慣用戴口罩、隔離及酒精消毒。但對腸病毒防疫的習慣要再加強,要用肥皂來洗手,並用漂白水做環境消毒,單單使用噴灑酒精或是乾洗手消毒對腸病毒是無效的。腸病毒流行期,家長外出返家應先洗手更衣後,再接觸幼童,避免將社區腸病毒帶回家中,家長和幼兒也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
國內腸病毒疫情升溫並已進入流行期,疾管署呼籲,腸病毒傳染力極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如家庭、校園及安親班等地方最容易傳播,民眾應注意個人衛生,落實正確勤洗手,以防腸病毒趁虛而入;家長與教托育機構人員應留意嬰幼兒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以掌握治療契機,降低重症發生的機會。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及正確勤洗手,維持環境通風及定期清潔消毒,才能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確保嬰幼兒健康。
社論/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嬰幼兒家長需提高警覺
- 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