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七館八館要有人管

  • 2023-06-02

 閒置公共設施,被戲稱為「蚊子館」,根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資料,全台列管的閒置設施空間多達數百件,學者則認為未被調查的黑數可能更多,而總建設經費超過2千億元。馬祖地區近年來因應觀光發展及住民需求,各鄉島也都會有相關的場館誕生,但整體而言馬祖仍處需求大於閒置的狀態,為避免日後馬祖也淪為「蚊子島」,公部門在開發場館或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之前,務必詳實的做好維管的評估,不僅只從節省公帑的角度出發,更期望能創造營生。

 連江縣議會本會期縣政考察北竿行程中,民代及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視公共設施的維管議題,戰地政務解除初期,馬祖各島的民生基礎建設可謂百廢待舉,過去30年來地方政府及民代多致力於爭取建設,而各島的基礎建設及生活空間也因此有極大的改善,直至八十多年開始發展觀光,相對應的建設也不在少數,各島的遊客中心、特色場館等都在觀光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平心而論,到目前為止閒置無用的公共設施尚在少數。

 政府官員或民意代表若耽溺在「建設才是硬道理」的思惟中,過度樂觀地預告興建後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僅可能消耗國庫、浪費資源,更拖累國家競爭力。馬祖地區整體而言仍在建設階段,但全台數百蚊子館的教訓尚在,有些縣市是舊蚊未滅新蚊又生,馬祖萬不能跟著淪陷。蚊子館的定義除了是指新建公共設施閒置不用外,舉凡政府投入經費整頓閒置空間再利用者都算在列。馬祖地區較常見的屬後者,例如閒置營區再利用、傳統聚落整修再利用等,這些雖不是新的建設,卻能反應空間優化的重要性。

 整體而言馬祖的建設經費仍然拮据,多年來政府爭取的各項交通、民生建設都能務實的發揮預期功效,要特別注意的是最近幾年十分風行的閒置軍事空間釋出再利用和傳統建築這個區塊。維管是目前政府在推動各項公共建設時最重要考量,有時爭取硬體建設相對容易,若沒能使其活化創造營生,閒置空間再利用淪為口號,蚊子可能就此誕生。

 蚊子館的議題早在十多年就已受重視,部份縣市爭取大筆經費建設場館或交通設施,有的礙於評估不全導致無法營運,有的是疏於維管而遭人批評,縣府相關局處乃至於各鄉都要引以為鑑,不論是新建設還是再利用,除了務實的從需求面出發考量外,先想好怎麼維管再下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