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旅遊、健行或登山,每回看到奉茶場景,內心總會蕩漾著一股暖意,奉茶多麼溫暖而有意義的人際互動;奉茶,在我們生活中,留下不少美麗的故事。
青草伯
數年前,去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探訪朋友,在批價櫃檯前隨緣飲用了一杯茶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茶飲是爽口的青草茶,口味絕佳。
志工告訴我:「這是由一位鄒先生提供,從醫院興建之初,他即用大灶柴火來熬煮,每天都會送來幾桶青草茶,大家都稱其為青草伯……」默默行善的精神深獲好評。
青草茶生津解渴,非常受歡迎,其配方頗為多樣,如鳳尾草、車前草、金絲草、薄荷、咸豐草……等都是其素材。青草伯的青草茶原料,有些是自種自採,有些是自掏腰包購買的,樂在服務的精神,讓人讚佩。
日前,從媒體得知,今年八十八歲的青草伯煮水工房遭祝融肆虐,熬煮青草茶的各項設備與材料全被燒毀,大家深感惋惜。
曾飲用過青草伯茶水的人,都希望能協助其覓地興建工房,讓充滿溫馨的青草茶能繼續飄香。
觀音山奉茶
觀音山林木蓊鬱、視野遼闊,是北部登山健行賞景的熱點。內有多條步道,有一回偕內人登行硬漢嶺步道,沿途景觀秀麗,視野開闊。
在半山腰看到一個大水桶,上方寫有「奉茶」字樣,十分醒目。旁邊立有一塊看板寫著奉茶集合、報名等有關事項,整體看來,對奉茶的推動,十分積極。
水對登山者而言,非常重要,尤其炎炎夏日需多補充水分。和在場一位山友閒聊,他說:「這處奉茶創始人是蘇進雄先生,由於他年少時,曾接受山友請喝的一杯水,多年來感念在心頭,於是他利用假日揹著沈重的飲用水到觀音山奉茶,積極行善的精神感召了不少熱心人士加入揹水隊,到現在已超過二十個年頭……」執著精神輝映:「受人點滴,湧泉以報」的胸懷。
奉茶隱含服務與行善的精神,對建立溫馨與祥和的社會具有正面意義。為了推廣這種精神,曾有不少學校舉行「奉茶情、人間愛」的登山奉茶活動,在功利思潮高漲的社會,讓年輕朋友身體力行,體會服務的真諦,對心靈成長有其正面意涵。
礁溪奉茶亭
礁溪是宜蘭的旅遊勝地,民風純樸、景色秀麗,尤其溫泉品質良好,吸引絡繹不絕的旅人。
有一回路過礁溪,看到一處奉茶亭,特地停車歇腳喝了一杯水,微溫的茶水,散發回甘滋味。
巧遇在地鄉親,他告訴我:「這是朱家提供的奉茶,泡茶的茶葉,品質非常好,有春茶、冬茶、高山茶……喝過的人都說不錯,已傳承至第三代,尤其主人是虔誠佛教徒,置放茶桶時,會先祈求飲者都能平安健康:::」多麼具有誠意的奉茶,凡是飲用過者,不論是地方鄉親或遊客,都留下美好又溫馨的印象。
奉茶,香醇的味道勾勒出不少童年的美好回憶。記得小時候住在鄉下,經常可看到住家前的小凳子上放置有大水壺,茶壺裡最常見的是白開水,也有部分提供泡茶或決明子茶之類,對口渴的人而言,這些都是消暑聖品。有一年夏天部隊行軍演習,在外婆家的大埕休息,看著汗流浹背的弟兄,左鄰右舍連忙提出茶水,「我們的孩子也都是在部隊,別客氣,大家都是一家人。」奉茶隱隱傳送著濃濃的人情味,一份暖心的善意。
奉茶婆婆
奉茶看似平凡無奇的活動,卻蘊藏深刻意涵,也往往連結著人間的溫暖故事。
有一回,至嘉義中正大學訪友,閒談間,朋友告訴我:「學校最近成立專業服務辦公室,請來揭碑的不是高官及企業家,而是請學校附近的『奉茶婆婆』來揭碑,她雖然只是一般的農家主婦,但一生事蹟值得嘉許,奉茶婆婆嫁至民雄豐收村後,有感於出外人有時飲水較不方便,尤其南部夏天更是炎熱,她風雨無阻默默奉茶五十餘年,每天準備兩壺水及杯子,提供民眾飲用。奉茶婆婆這種默默的奉獻精神,令人讚佩……」的確,建立溫馨祥和的社會,需要的不是高談闊論,而是推己及人的友善精神。
現代飲水相當方便,便利超商、公用飲水機相當普遍;奉茶婆婆也已年邁,無法提供奉茶服務,但她這種充滿人情味的故事將傳為村里佳話。
現在很多景點都融入奉茶意象,如宜蘭仁山植物園大茶壺、坪林老街大陶壺、台東伯朗大道金城武樹下的奉茶……;也曾在慈濟書法藝術展場,看到醒目的奉茶擺設,讓人印象深刻。透過奉茶設置,傳遞貼心的暖意,頗耐人尋味。
歲月流轉,不論鄉間小路、旅遊景點、鄉野路徑……,奉茶場景曾留下美好記憶,雖然它的身影逐漸減少,或許有一天會消失,但它曾如甘泉般的滋潤心田,這份體貼友善的情誼,將如亮麗的花朵,永遠在記憶裡飄香。
溫馨奉茶情/潘憲榮
-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