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整體發展規劃土地運用

  • 2023-05-26

 北竿惠民市場內十多位承租戶日前集體向政府及民意機關陳情,希望能比照過往中正路及中山路國宅公地釋出模式,讓承租戶透過價購取得土地所有權。承租戶期盼取得土地的心聲可以理解,就地方發展而言,土地釋出可能將未來土地開發及運用權交給民間,是解決了部份民意需求問題,但可能造成更大的問題。惠民市場屬公有公用土地,未來政府不論採何種處分模式,從整體發展角度出發考量,現有承租戶和政府可創造雙贏局面。

 塘岐惠民市場是早期兵工協建的老舊建築,近年來為了取得較佳的使用空間,公部門花費不少進行內部的裝修,但卻改變不了結構危險的事實,去年還因為天花板水泥覆層掉落險些砸到人,惠民市場繼續存在已是地方政府頭痛的問題。市場主建築後方有一排承租戶,這是早年市場攤商向政府承購的建築,但承租戶只有地上物所有權而沒有土地所有權,在建物一年比一年老舊的情況下,承租戶想要改建或整修都會面臨無土地所有權的困境,因此想比照過去塘岐其它公有土地釋出模式爭取價購,讓公有土地變成私有地。

 公有土地分公用與非公用,處分有一定的規定及相關程序,且不論現在惠民市場公有公用土地能否進行釋出的處分,就整體發展而言,承租戶所在土地與市場主建物土地連在一塊,若經由處分讓土地公私分明,等於限制了未來整體運用開發的可能性,即使承租戶取得土地,也可能面臨周邊無道路進出等開發困境。對於承租戶而言價購取得土地絕對不是唯一的選項,在承租戶權益合理的保障原則下,若能與政府共同來面對考量惠民市場整體開發,可加速達成都市更新的目標,也有機會共創雙贏。

 北竿惠民市場實際上已無集市功能,目前主要空間做為老人活動中心使用,但建物結構屢屢出問題,潛在危樓已經是浮出檯面的問題,公所勢必要解決,活動中心遷往它處是必然的,接下來仍要面對拆除或進一步開發運用的問題。惠民市場是政府位在村莊內難得一塊大面積土地,未來不論是做為公共設施用途,還是規劃住商大樓解決部份民眾居住問題,公有土地運用都相對比私有土地開發要來的容易許多。惠民市場的任何開發模式都是可以進一步評估的,但前提是土地要完整。現有承租戶在維護地上物所有權相關權益上政府是責無旁貸,雙方可以有更多合作或協調空間,將土地公私分割對整體發展會大幅限縮其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