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改善白沙人車動線應列為當務之急

  • 2023-05-18

 為改善北竿白沙碼頭人車動線及相關港埠設施,縣府工務處委託台灣世曦公司完成白沙整體規劃報告,日前並向北竿各界提出簡報。白沙碼頭最早在民國80多年時由漁顧社規劃,接著又有第二期南碼頭的擴建及三期的北防波堤延伸等,由於當年設計時並未考量長遠發展,以至於港區腹地受南北堤佈置而限縮。要改變碼頭佈局短時間恐難推動,解決人車動線混亂的當務之急顯得更加務實重要。

 白沙碼頭是北竿唯一對外海運門戶,除了島際交通外,也是小三通口岸,北竿大批的民生建材物資也必須仰賴白沙商港進口。近年來因為客貨流通量與日俱增,除了客運碼頭在觀光旺季時服務能量捉襟見肘外,港區腹地及水深不足也導致大型砂石船無法靠泊,嚴重影響到地區基建發展,這些問題雖然都在長遠規劃的考量範圍,但五年一期的港埠建設計畫顯然緩不濟急。白沙目前面臨的問題要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獲得解決才是民意最為關切的,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才產生目前白沙碼頭面臨的諸多困境,也再次突顯地方公共建設眼光放長放遠的重要性。

 現存白沙碼頭運作最為人詬病的是人車爭道和車道貼近民宅的危險,應設法改變這個動線才能讓整體碼頭秩序井然,而改變動線的根本問題在港務候船室的位置。去年曾有民意提出拆除部份風雨走廊,立意雖好但缺乏更完善考量,貿然拆除並開放港務大樓前方空地為車道,將產生可預期人車爭道的危機環境。以旺季的觀光能量來看,大小車及動輒數百乘客的流量,這樣的規劃恐引發交通更加混亂的悲劇,有關單位在評估時應在通盤考量之餘,保留未來因應局勢及發展可調整的彈性和空間。

 依照工務處委託的規劃,南碼頭候船室及售票處大樓亦在長遠發展規劃之中,如今要解決現存問題,大可評估將長遠規劃部份項目提前來做,只要大方向符合未來發展南客北貨的需求,現在做的不妨礙到以後的規劃,立即調整港埠計畫內容是可行且必要的,否則要再花時間等待下一期的計畫。地方建設因受限於整體經費自然會有輕重緩急之分,影響層面越廣的應列為優先項目加以推動。白沙港整體規劃除了應考量短程需求外,規劃待核中的馬祖大橋也可能牽涉到整體發展,諸多建設方案可能因為馬祖大橋的變化而跟著調整因應,有時候計畫趕不上變化,地方建設通盤考量之外也應保留彈性調整空間,讓公共政策更貼近民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