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聯合報報導)因應小三通客運量增加需求,金門縣政府提出「金門國內商港區域新設馬山港區案政策評估」,擬新設馬山離岸港區,10日通過環評大會,但後續仍要通過個案環評,規畫於2029年動工興建。
開發單位金門縣政府說明,本案為對接小三通客運需求、泉州石井港及分流翔安機場轉運旅客,紓解水頭港區旅客量,並平衡東西半島經貿發展。承接國內商港整體發展規畫(2022至2025年)賡續辦理「金門國內商港區域(料羅、水頭、九宮、馬山)劃定」案後續評估作業,劃設金門第四港區。
金門縣政府表示,本計畫推薦方案為設置離岸港型,腹地寬約200公尺、縱深為110公尺的矩形港區新生地,面積約2.2公頃,並規畫2座浮動碼頭,皆採基樁固定式及雙側船席,共計4席;若如期推動各階段相關作業,預計規畫設計階段至2027年、2029年動工興建、2031年完工,營運年期至2060年。
金門縣政府指出,小三通客運每年達196萬人次,為金門地區經濟發展核心動力,且地方居民對於在東半島建置碼厲有實質幫助,支持率均達83%以上,目前如期推動各階段作業,預計於2029年上半年辦理港區動工興建,商港總面積109.91公頃。
廈門翔安機場開發計畫部分,是為改善廈門高崎機場旅客服務能量不足及因應客機大型化需求,另闢新址區位規模,翔安區大嶝島與小嶝島間填海造地面積約17平方公里,預計機場客運碼頭開闢航線後,馬山港區可與水頭港分擔運輸功能,完善金泉航線及提升便捷性,目標年旅客達4500萬人次、貨郵75萬噸、飛機起降38萬架次。
金門縣政府表示,雖然小三通尚未開放陸客通行、團團體遊客到對岸,但整體運量已恢復到疫情前的3成。
本案為政策環評,因此環委沒有准駁權,但仍提出多項建議,包含建議強化本計畫與「金門地區整體發展規畫」、「金門港埠未來發展及建設計畫」、「整體海岸管理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草案)」及鄰近區域已實施環評相關計畫的連結性;加強說明新設馬山港區區位的適宜性。
環委建議,朝低碳島嶼生態港規畫,加強港區範圍與周圍環 境生態景觀融合規畫;補充新設馬山港區的工程分期配置時程規畫及船舶進出近岸航道管理與維護相關配套措施;補充鄰近區域地質鑽 探資料,進行地質安全評估;另也建議加強影響範圍內現況環境資源調查及環境負荷分析,落實汙染管制,規畫適當的隔離緩衝區域,降低對周遭生態景觀環境的影響。
因應小三通客運量需求 金門馬山港政策環評通過--聯合報
-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