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節能減碳生活化 地球更健康

  • 2023-05-07

 近年來,地球暖化等氣候變遷因素,造成全球各地不可預測的環境崩壞狀況不斷發生,為人類帶來非常嚴重的傷亡與財產損失。為確保後代子孫能在美麗的大自然環境生長,「節能減碳保護地球」的呼籲,已受到全世界所有國家關注,期能共同督促加強環境生態保育工作,善盡維護生態之責。

 自發出「溫室效應」警訊以來,聯合國、世界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開發新興及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但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趨勢,已非僅靠人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就能避免。展望未來,如何透過社會與經濟發展模式調整,使人類適應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相當重要。唯有世人積極扭轉溫室氣體增加趨勢,才能避免極端氣候帶來的傷害。

 全球暖化導致的環境惡化現象,早已不留情地襲擊全球每個角落。世界各國的相關研究均指出「氣候改變是由人類活動所造成」。當地球溫度不斷上升,包括洪水、旱災、熱浪、颱風、龍捲風、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等極端氣候事件更加頻繁,也造成南北極冰陸融化、海平面上升、河流量減少、濕地消失、土地沙漠化、疾病肆虐及物種滅絕等嚴重後果,而國際間為爭奪生存資源,戰爭衝突風險的危機與變數大幅增加。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在短短300年間,就消耗了地球千萬年累積的資源。

 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氧化亞氮、氟氯碳化物等,其中二氧化碳是人為排放量最高,同時也是影響全球暖化最主要的溫室氣體,人們長年來透過不斷產業建設、經濟活動以及使用化石燃料,造成二氧化碳濃度的急遽上升。當人類大量的製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溫室效應就會增強,保存的能量也隨著增加,因而造成全球溫度上升。

 人類只重視各項經濟發展,卻不在乎地球環境有其承載性,全球暖化會造成全球海岸及海洋受到衝擊,造成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及海水溫度增加等問題,而生物多樣性也將逐漸消失。若期盼環境能夠永續發展,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你我都有責任讓環境變得更好,只要每個人願意去改變,累積起來就是巨大的轉變,未來也會變得不同。

 無論是國家、企業或是個人,大家生活在地球村中,彼此之間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省電、節水、多搭乘大眾運輸,都是該做的事情。不過,我們還需要有國家層級的氣候政策,引導大多數人們改變生活和生產模式。關心地球、愛護地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面對暖化帶來的危機,我們應該從關心自己的地方做起,進一步結合社區、村里民眾的力量,共同參與節能減碳,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