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樣的石頭「聚寶盆」,也曾面臨著發展困境。「過去,古石村是貧困村,村民靠種地瓜和捕撈為生。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也沒有遊客,當時村財收入也才幾萬元。」古石村黨支部書記陳鋒表示,2015年,古石村實施「造福工程」,啟動搬遷,全村搬遷入住黃岐鎮區麗景海城社區。古石村也成了「無人村」,沉寂了下來。
改善人居環境 開發旅遊產品
古石村以後該怎麼發展?當時這是擺在不少村民眼前的一個難題。
「黃岐鎮擁有古石村、大穀村、大建村3個石頭村落,石厝多達300棟,又與馬祖芹壁建築風格一脈相承,何不以石為「媒」,做足石頭文章?」黃岐鎮黨委書記王海峰說到,從2015年開始,古石村進行保護性開發,保留石屋聚落這一特色,建設集石屋聚落、民宿、文創、休閒農業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度假項目,從而引來人氣、集聚財氣。
為此,古石村通過實施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設等,建起了數千平方米的文體公園、幸福院、衛生所、便民超市、公廁、觀景平臺等,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又通過修舊如舊的方式,重點保護了村內有傳統建築特色的街巷、古厝、古井等;去年,又投入1500萬元啟動進村道路提升改造、生態岸線修復等項目建設……經過多年努力,古石村榮獲了福建省傳統古村落、福州市十大鄉村旅遊點、福州市鄉村振興四星級村等稱號,遊客也多了起來。
從去年開始,古石村在網上火了起來。陳鋒表示,當地引進一家文創企業進行旅遊開發,打造了「開門可見海、舉步可登山」的海邊露營地,成了福州一處熱門旅遊地。
做足石頭文章 講好兩岸故事
鄉村振興,關鍵靠村民。陳鋒說,除了引進企業,古石村也鼓勵村民自主創業,如種植地瓜、養殖鮑魚,開發民宿、咖啡屋,開發文創產品,吃上「漁旅飯」。
「通過開發露營地、文創商品等鄉村旅遊產品,村子正在實現「重生」。遊客多的時候,一天有3000多人,去年村財收入也達到了20萬元。」對於古石村的發展,陳鋒充滿信心。
古石村是黃岐鎮做足石頭文章的一個縮影。接下來,古石村將重點對接馬祖芹壁村,開發「閩東特色石頭聚落」旅遊產品;大穀村將重點發展「閩東特色石頭聚落」和觀光休閒農業;大建村將重點打造省內知名休閒漁業傳統村落。黃岐鎮有望實現石頭村落旅遊產業「多點開花」。
王海峰也說,當下,連江縣正在創建環馬祖澳國家級濱海旅遊度假區和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黃岐鎮將以此為契機,持續「念好山海經、唱好對臺戲」,進一步加強與馬祖方面的旅遊合作,加快黃岐馬祖海峽文化交流中心、臺灣免稅商場、黃岐馬祖海鮮城等標誌性專案建設,打造兩岸「海洋會客廳」。
交通小貼士
交通:從大陸福州市區出發,經福州繞城高速公路,過浦口樞紐,轉入228國道、308省道,再至古石村。
美食:鮑魚、地瓜、魚丸等。(完)
走讀福州/從無人村到網紅旅遊地 黃岐古石村點石成金(下)--福州晚報
- 202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