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海濱散記/林明理

  • 2023-05-03

 當歲月漸漸飛去,轉眼已近榖雨節氣的到來,忽而,我想起那天車子開到很遠的東港鎮鎮海公園旁。那兒有個遼闊的沙灘,遠遠地,一隻蒼鷺掠過。有兩艘白色遊艇在空間和時間裡,像是擦身而過的小馬,而激起的朵朵浪花,飄去遠方,徒留相遇的足跡……在我的想像之中,也在時間之外。

 我漫不經心地往街上走,一陣風,把我引進了一座創校已一百二十五年的潮州國小。校園裡有許多大樹,清澈的陽光裡總能聽見飄揚的鐘聲。鄰近的鎮海宮,廟門口有個許願池,讓我毫不猶豫地按下快門,並靜穆地仰望廟前……那一瞬間,彷彿也能獲得諸神的庇護。

 不知為什麼?總是喜歡並且渴望看到的,就是大海。如同那一天佇立在海濱國小和東港海事高職門前,默默凝視著一座鹽埔漁港。它是那麼富有詩意的音韻,絕不像一般歌者的高聲吟唱。

 年輕時,在高雄海洋技術學院航海科系教書時,我也最愛在旗津碼頭觀賞船舶的進出,看那浪潮般的漁筏簇擁著海洋,奮力地駛出海面,而岸上的燈塔像是嚴肅又溫柔的武士,守護著討海人和他的家,讓我一陣陣地感動。

 總想著漁港前,學生們每天都可以看著周遭的堤防,那些補魚網的人家、船舶出海或靠岸的重播影像,這四周盡是大海閃爍躍動的光,他們該是會深受海洋文化的薰陶吧?

 在我過往的記憶裡,那些討海人撒網後,再慢慢地拖網、收網的重疊動作,對我而言,就像是一幅充滿力與美的圖畫。或許,對大多數漁民在遠征的途中,他們出海的雄姿,應個個都有自信,那是絲毫不比勇士遜色!然而,那也是為了生計而勞碌奔波的孤獨形象。

 而我為何一往情深地愛上大海,並極盡崇拜它的浩瀚偉大?原因很簡單,我只想看到海上夕照的美,想成為一個最幸福、並因而感到自己很渺小而學會謙卑。因為,只要是人,活著就必須有個美好的夢想。

 而我有幸在校門前見證了鹽埔漁港走過輝煌與滄桑的歷史,也看到如今這座面臨巴士海峽,位於東港溪出海口兩側的漁港,已成功地轉型為全臺灣第一座貨運專區暨遠洋漁業季觀光遊憩的中繼轉運站。從這裡的漁港出發到小琉球大福港,只要短短三十分鐘,它,已能帶動當地的觀光休閒發展。

 當我轉身離開時,我深信,這地方應不乏對海洋研究有興趣的學子,而我歡樂地寄望於未來,他們都能成為出色的各類專業人才。

 或許是我從小就熟讀過蘇軾《儋耳》的一句詩:「垂天雌霓雲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有誰想到,我在海濱會看到那廣闊又湛藍的天宇下,也有座我真心地會想念起它的「鹽埔漁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