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一詞,在我的生命歷程中,佔有一席之地,從小到大,我就像個狂信徒,如同信仰般去貫徹,又像強迫症作祟,機械般精準執行。
小學時,我總愛逗弄鄰桌女孩,拉她辮子、故意越界,換來老師的打罵,但小男孩的倔強和浪漫,仍一往無前,另一個必做的儀式,便是和幾個死黨值日抬便當時,先幫同學們鑑定菜色,舉凡有雞塊、花枝丸、薯條和雞腿,我們一定會幫同學試吃,免不了又挨老師一頓打,後來還派女生來監視我們。
升上國中後,因為課業壓力的繁重,我上了補習班,成績沒進步多少,朋友倒是交了不少,此時新的儀式誕生,我總習慣坐在最後一排,喝著純喫茶,望向坐在第二排,標準好學生的她,我發現從左側45度,看著她咬粗吸管,珍珠一顆顆入口,如倉鼠般咀嚼的模樣,煞是可愛。
高中的儀式中,籃球取代了女孩,期中期末考,比賽著誰比較早交卷,抱著籃球,去跟自然組的搶場地鬥牛,大學時魔獸橫行,「為了部落」打通宵,早起傷身,整個寢室的哥們,自然跳過早上的一二節課,成了新興儀式。
等出社會,成家當了兩寶爸,遭受現實的毒打,儀式已蕩然無存,無奈的應酬、同事的陷害和小孩的哭鬧,無限輪迴,直到有天出差,儀式又回到我的生活,上午拜訪完客戶,下午廠商取消開會,正想著多出半天時間運用,我看見了好樂迪。
開了包廂,走向沙拉吧,悠哉吃著餐點,放任歌曲唱著,我好像尊貴VIP,讓周董老蕭JJ為我獻唱,我漸漸上癮,這一個人的狂歡,四個小時下來,整個人呈現「9453」的狀態。
此後,每月挑一天特休,無人知曉,我關上包廂,將現實擋在門外,還用心想主題,今天只唱某個歌手或樂團的歌,或是懷念金曲四大天王串燒,最近更腦洞大開,開YOUTUBE,放抖音的歌拿麥克風唱,諸如歌單上沒有的「起風了」、「沙漠駱駝」和「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等等。
隨著旋律脫離苦悶,拿著鈴鼓為自己喝采,在平凡無奇的日子,渲染上一些色彩,我將一月一唱,定之為生命小確幸,在包廂裡,我可以不是誰的誰,可以浪蕩荒誕嘻笑怒罵,四個小時的時間做自己 ,對我而言,是個神聖不容剝奪的儀式。
Solo的狂歡/韋爵爺
-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