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ㄟ灶腳/潘憲榮

  • 2023-05-01

廚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閩南語稱為「灶腳」,早期農業社會,備餐時刻,家家戶戶的煙囪飄送裊裊煙霧,形成特殊景緻。灶腳通常和餐廳在一起,由於牽繫不少人美麗的記憶,很多古厝保留原汁原味的設施,讓人頗感親切。

深坑永安居

造訪新北深坑黃家古厝「永安居」,此百年古厝位於深坑老街附近,古厝背山面水,視野開闊,屬於風水極佳的住宅寶地。古厝雖然歷經漫長歲月的洗禮;然而古色古香的建築,仍然展現堅實而美麗的樣貌,取名永安居,寓涵永久平安之意。

屹立在山坡台地上的紅磚瓦大宅院,散發古色古香的風采,走進大門仔細觀看,這裡的宅第與各種裝置都保留得非常好。

永安居的建築相當講究,木料大多採用福州杉,石材取用在地溪石、山石。三合院古厝格局,十分寬闊,頗具大戶人家的態勢。走進屋內各種傳統家具,勾勒出不少往日的記憶。

最令人感到親切就是廚房,這裡的設施相當周全,紅磚堆砌的大灶、胡瓜水瓢、古甕、水缸、竹篩子、蒸籠、烘爐……等,另外還放置有木造碗櫥、餐桌椅;整體而言,以紅磚大灶最為醒目,大灶平台

有兩個開口,一大一小,以滿足農業社會大家庭的需求。大灶結構有兩層以保持通風,上方設有小小鐵門,以充分收納柴火的熱能,燃料主要是木柴,大灶旁經常放有火鉗等工具,在物質匱乏年代,大家都相當愛物惜物。燃燒後的炭火可用火鉗夾到烘爐使用,冬天也可用來取暖。

廚房,每一種器物都刻畫歲月的足跡和忙碌身影,帶來知福惜福的感懷。

湖口好客園區

造訪新竹湖口好客文創園區,這是一處充滿客家風情的場域,由地區農會歷經十餘年建置完成,佔地約三千七百多坪,規劃與設備,十分周全。

進入寬闊園區,放眼望去,兩座客家圓樓矗立,與兩排紅磚建築相互輝映。建築內部主要有:農業文化交流廳、客家民俗古禮堂、農村社區小舖……等,園區的各種景觀與內涵相當豐富,而且都融入客家傳統社會習俗,展現出刻苦耐勞與節儉樸實的精神與文化風采。廣場上有農業社會的各種活動,如放牧牛群、拔蘿蔔、踩水車……等,另外有放大版的瓜果農產品裝置藝術,吸引不少人拍照。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有一間擺設相當齊備的廚房,如用具類,有菜挫、刨絲刀、勺子……;器皿類,有碗盤、鍋子、水甕、木製飯桶……;較大型廚具有菜櫥、木製餐桌椅等;較少見的如竹編菜罩,不但可保溫、防止蚊蠅及貓狗來偷吃,有趣的是,這裡還擺置有一桌豐富的餐食,有魚有肉……等仿食物的模型,維妙維肖的呈現媽媽的好味道,令人讚佩。

廚房,是一處帶給家人健康與活力的地方,儲藏著美好記憶。

古農莊文物館

造訪臺中「太平古農莊文物館」,位於郊區的文物館,以傳統三合院形式建造,紅色屋頂、傳統格局與建築,散發質樸的農村風情。

無私的愛與奉獻能營造美麗的風景。古文物館設置,緣起於一位喜歡收藏農村古物的在地農家子弟張友吉,將個人三千多件古文物捐贈給太平區公所,他認為:「農村文物,蘊藏先人智慧,與越多人分享,越能展現其生命力。」慷慨奉獻的精神,值得肯定。

這裡館藏相當豐富,各種大大小小的家具、農具、日常用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給。

三合院的正廳,為傳統神明廳,左邊是主臥室,內有木床、五斗櫃……等家具。臥室旁邊是廚房和餐廳,擺設除一般的大灶、蒸籠、菜櫥、桌椅……等外,較特別的是,有個竹編大吊籃格外顯眼,上面寫有「氣死貓」,當年菜餚放在餐桌上擔心被貓咪偷吃,於是將食物放在竹籃裡,吊掛於高處,讓貓兒只能乾瞪眼,因之稱為「氣死貓」。小小的設置充滿智慧與幽默感,令人莞爾。

廚房的設施與廚具,有些在使用上看似容易,其實,有很多要領必須掌握,例如大灶生火,易燃物要先放,而且要注意通風。記得小時候,母親會交代我顧大灶,有時為了讓火燒旺些,隨手拿起吹管吹氣,拿捏不當,有時還會吹得灰頭土臉。

廚房,收納不少有趣的回憶,連結著家的溫暖和時代進步的影像,值得細細品味。

*    *

歲月的腳步不斷向前推移,每一個相接續的步履都有其意義,偶而回顧先人留下的足跡,領略隱藏其間的智慧,常會帶來一些體悟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