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人跟人之間打破隔閡的一把鑰匙,是減少同儕之間摩擦的潤滑油;資訊,是讓我們對於世界更進一步了解的方法,是豐富我們大腦知識含量的工具;購物,是一種透過貨幣交易,來滿足慾望的行為,能利用這種行為來時刻提醒自己要先有勤奮的努力,才會換來汁水飽滿,果香濃厚的果實……以上的行為,發展在現代,早已通通網路化。
無遠弗屆的網路系統,日新月異的功能,包羅萬象的知識都促使人們飛快的進步,但在背後,有許多漏洞是再嚴謹的防火牆程式也防不了的。其中,以「假消息」最著名,看似精美的網站,說的頭頭是道的文字,五顏六色的圖片……在長輩眼裡,這是一則再正常不過的新聞,但在具有媒體素養、識讀能力的人眼裡,則是一則看得眼花撩亂、無正確性且連網站都是假的的農場文。所以,「媒體識讀」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能力。
而媒體識讀最核心的觀念就是,「三要,三不要」,不要以為眼見就能為憑,在生活上常通過許多實驗來驗證眼見不一定為憑,而網路上亦是如此,像我所看到的訊息說不定經過一些手法所包裝的完美無缺,實際上則是漏洞百出,錯誤層出不窮的假消息;不要只以自己的立場解讀,師長常說要有同理心、同情心,不是當一隻聾了耳的倔驢,試圖以他人立場,他人之心來理解,說不定會有更適當的答案,更正確的選擇;不要隨意轉發,老一輩常規勸「讀益書,能使我獲益良多;讀壞書,會導致我身心受到玷污」。如果隨意轉發,不僅是毒害自身,且殘害到他人之心。
而另外三要則是,要有主動探究的意願,許多媒體在報導時常戴有色眼鏡來描述,所以我必須跳脫原有立場,尋找其他說法來對比,才不會被默默戴上有色眼鏡;要有多元思考的能力,科技一板一眼的模式,使我的想法越來越單一,不再有新穎的想像,所以多元思考或許是能幫助我的解藥;最後,要自我批判,不管是在網路上,或在現實中,大家都聽自己想聽的,導致消息差異性很大,所以過度沈溺於自我也不是一件好事,應該放寬視野,聽聽不一樣的聲音,再藉自我批判來得出最恰當的訊息。
網路看似無所不能,帶給人們許多方便之處,但在背後,有些漏洞是只靠網路還不行的,所以必須靠公民的智慧來修補,因此「媒體識讀」或許是能填補漏洞的工具,是清除啃食防火牆的蠹蟲的武器,更是一盞讓我在黑暗中能夠看清現實的照明燈。
做個有智慧的網路公民/中山國中 周承佑
- 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