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築再生計畫 鐵板馮氏家族祖厝上梁大喜

  • 2023-04-19

 鐵板馮氏祖厝透過文化部老建築再生計畫重新修建,18日上梁大喜,旅台後代、在地親友紛紛祝賀,熱鬧滾滾。(圖/文:馮紹夫)

 鐵板馮氏祖厝透過文化部老建築再生計畫重新修建,18日上梁大喜,旅台後代、在地親友紛紛祝賀,熱鬧滾滾。(圖/文:馮紹夫)

 【記者馮紹夫報導】鐵板村馮氏家族祖厝上梁大喜,透過文化部「老建築再生計畫」重新修建,修舊如舊,將重現百年馮氏祖厝,同時規劃「鐵板聚落故事館」。18日上午親友依傳統習俗,肩挑紅布裹成禮品袋,盛裝大餅、油餅、蛋糕,手持鞭炮、掛上紅綵祝賀萬年寶蓋,喜氣洋溢,期待老宅風華再現。

 仁愛村舊稱「鐵板」,鐵板馮氏家族原籍漳州,後代遷徙到福州琅岐,再輾轉遷徙到馬祖鐵板村,家族發展至今已有3百餘年,是第一批遷入村莊開墾的先民。鐵板村依海而上發展,越靠近海岸,意味著發展時間越早,馮氏祖厝不僅鄰近海岸,更位在村莊信仰中心金板境天后宮旁,可見發跡之早、地位之重,完整見證仁愛村發展史;新華航業董事長馮能砥、南竿戶政事務所主任馮章明都是鐵板馮氏傑出人士。

 馮氏祖厝興建完成時間據口述已超過1百年,除傳統二坡水屋頂,大陸福杉、山牆花崗石等設計與建材外,重要的是,房子大量採用鐵板村傳統建築獨有的「鐵板石」。鐵板石是混合海底貝殼、泥沙與石頭,經年累月而成的沉積岩,民眾常取用作為建材,鐵板村因此得名,因此,馮氏祖厝綜觀各面都極具歷史保護價值。

 南竿戶政事務所主任馮章明說,祖厝倒塌荒廢後,家族也曾討論是否重建為現代化大樓,後來細想拆掉實在太可惜,這是村莊重要老舊建築,是村莊最早蓋的房子!

馮章明說,不管是鐵板石、牆上被砲擊過的痕跡、婦女躲日軍的地窖等等,老屋有說不完的故事,承載著家族的回憶,經家族討論過後,決定把房子保存下來。

 「祖厝的重建對我們家族意義重大」,旅台後代馮國平就是在老屋裡出生,搬到台灣後,他昨天特別返家參加上梁儀式。他說,祖厝是家族的根,再年輕一輩也許不清楚早期家族發跡的事蹟,但房子只要在,終究能看見自己家族的故事,相當支持祖厝重建計畫。

 鐵板馮氏祖厝申請文化部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以「修舊如舊」方式重建,維持原有風貌並加強結構補強。為提升建築永續性與公益性,老屋規劃一樓作「鐵板聚落故事館」,展出村莊累積的相關資料,既感念馮氏家族人文歷史,亦能呈現鐵板聚落發展史,提升建築價值與聚落保存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