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馬交通再升級 觀光成長新動能

  • 2023-04-17

 近日台馬空中、海上交通有重要進展,繼3月26日華信航空首航後,在海上交通方面,新臺馬輪昨日在基隆港西二碼頭舉行首航典禮,在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以及馬祖鄉親的見證下,新臺馬輪將投入台馬海上交通營運,新臺馬輪未來將提供更優質的台馬海運服務,並為馬祖觀光注入新的成長動能。

 回顧台馬海運歷史,從早期的LST,以及到民國60年代開始的AP艦,這段時期的台馬交通主要是以軍艦進行連接運輸;民國81年民間集資興建的連江快輪,讓台馬交通終於有軍艦以外的其他選擇;民國86年縣府更從日本引進臺馬輪,成為台馬海運的主力;民國104年再新添臺馬之星,馬祖交通不斷向前;新臺馬輪昨日於基隆首航,今日將抵達南竿及東引,新臺馬輪和舊臺馬輪相較,各項規格再升級,立下台馬交通的新里程碑。

 集眾人之力,成眾人之事,新臺馬輪造船總價新臺幣10.82億元、全長 101.5米、總噸數5,341噸、載重量 630.9噸、最大航速21.7節、巡航速度 19.63節、載客量642人、搭載45輛小客車與4個20呎冷藏/冷凍櫃。新臺馬輪不論航速、載客量都比舊臺馬輪要優,更是我國首艘配有完善的無障礙設施,符合「客船無障礙設施及設備規範」駛上駛下客貨兩用輪,新臺馬輪將帶來更快、更舒適的台馬海上「藍色公路」運輸之旅。

 新臺馬輪得來不易,新臺馬輪能夠建造完成,我們要感謝中央、地方各界的支持,從預算爭取、評估規劃、計畫核定、施工建造等等,這一路來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如縣長王忠銘在首航儀式上引用美國前總統甘迺迪曾說的一句話「當我們表達感謝時,我們絕不能忘記,感恩的最高形式不是說出口的話,而是實際的作為」,接下來我們將用實際的作為,用心經營好新臺馬輪,用以回報各界對於新臺馬輪的支持與付出。

 我們造了一艘好船,只能說把事情完成一半,接下來的重點則是如何把船用好。造一艘好船很難,把一艘好船經營好更不容易,後續的經營服務充滿挑戰,新臺馬輪首航後,未來包括船上的旅客服務、訂位系統、穩定網路、交通安全等等,都是鄉親與旅客的需求與期盼,我們要用心經營,專注每一個細節,全心全力提供旅客更優質的服務品質。

 我們期待新臺馬輪首航後,將能讓台馬交通再升級,讓鄉親回家更順利,也讓旅客來馬更方便,成為馬祖觀光成長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