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行政院交通部補助、日本造船廠建造的新臺馬輪今天下午在基隆西2與西3碼頭間舉行首航典禮,總統蔡英文將蒞臨會場主持儀式,共同見證台馬海運邁向新里程。臺灣本島與馬祖離島間之交通運輸往來主要仍仰賴海運與空運,東引、莒光等離島地區對外交通則要靠海上運輸維持,因此,建立一條穩定安全之海運航線一直是政府照顧離島居民的施政目標。
船齡38年的臺馬輪,加入台馬航線營運至今已超過25年,臺馬輪做為服務往返東引、南竿、基隆三地的運輸工具,一直以來都是馬祖居民與遊客最可靠的選擇,但是臺馬輪終究是艘年代已久的中古船隻,船上設備老舊已無法滿足旅客需求。新臺馬輪的完成與啟航,無疑是為馬祖交通帶來新氣象,承先啟後,接替臺馬輪繼續為馬祖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帶動馬祖觀光發展。
不管是從基隆到馬祖,還是從馬祖到基隆,這二點之間的移動,曾是馬祖人心中最遙遠的跨越,那段搭LST、AP艦(海軍運輸補給艦)艱辛歲月至今仍是許多馬祖居民難以忘卻的苦澀回憶。在這條漫漫的海路搭載著多少人的悲和歡,眼裡所及是滿艙的人,鼻子聞得是船艙混雜汗水、食物等各種氣味,猛烈的黑水溝試煉著軍人為國家奉獻犧牲的精神,砥礪著馬祖人求生活的堅強意志;船艙底的郵包貨物為床,沒有氣象預報的資訊,一趟20幾個小時的航行,舒適與否,端看出港後的運氣。
直到民國86年出現臺馬輪,一個有布簾的小床,終於有了一點隱私,雖還是浪裡來去,但比起過往的軍方艦艇可說是舒適許多,貨物運輸也方便了許多;接著民國104年再新添臺馬之星,馬祖同時擁有兩艘5000噸級客貨輪,才慢慢減緩了大家對乘船的恐懼,讓臺灣海峽的這條海路不再忐忑、不再遙遠。
在台灣海峽穿梭了26年,船齡偏高的臺馬輪終究要功成身退,讓新船接棒航行。新臺馬輪採DBO(設計、建造及營運)統包評選,由具有駛上駛下客貨船建造實績及經驗豐富的日本三浦造船廠承造,今年2月9日完成海試,3月10日駛回基隆港。今天正式和大家見面後,新臺馬輪將成為台馬之間客貨運輸的新地標,為台灣馬祖之間的客貨運輸帶來更多的便利及帶動觀光發展,提供更優質的離島海運服務。
馬祖有豐富多元的觀光資源,唯一問題在於交通便利性。目前馬祖地區的交通建設正逐步趨於完善,空運部分華信航空的進駐、海運方面則有南北之星與新臺馬輪的加持,都是馬祖地區交通革新的徵兆。沒有便捷、穩定的交通,就無法帶動觀光、無法扶植產業、無法改善人民生計,馬祖就沒有未來可言。隨著新臺馬輪啟航,不但為旅客提供全新的搭乘體驗和樂趣,亦能達到強化海運服務品質,觀光競爭力提升的效益。
社論/新臺馬輪亮麗啟航 開創馬祖海運新里程
- 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