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剝奪感/劉佳嘉

  • 2023-04-12

 這個名詞在最近幾年開始頻繁出現在別人的話語中,也常出現在書本裡,而我聽到這句話時是一位罹患憂鬱症的女性長輩聊天提到,她說:「你知道嗎?我在工作時,一直感受到,很強烈的相對剝奪感,你聽過這個詞嗎?」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我從字面涵義去猜,感覺像什麼東西被剝奪。

 她說:「每次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得到的東西,卻每次怎麼樣都無法得到,甚至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主動開口去爭取時,但是仍然會被不同的人以各種理由拒絕,只是剛好每次的理由跟被拒絕的狀況都不一樣,而別人,總是輕而易舉地得到我想要的,你知道嗎?每一次遇到這樣的狀況,我一次次的記下來,發現自己也是人,但是就像是弱勢族群,就像不該也不配有聲音,只能默默的哭,那時,我有了強烈相對剝奪感,一次比一次強,直到我離開了那樣的環境,我不懂為什麼,自己總是如此。」

 其實聽到這裡,眼眶有點慢慢地紅了,就個性來說她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絕對稱得上是一個溫柔的人;在職場上她也許工作能力並不突出,但絕對比很多人擁有責任心,可是就是這樣的人,卻漸漸地選擇離開職場,我常想起傅首爾的一句話:「成年人的不開心不是掉了一根棒棒糖那麼簡單,它是一種持續的狀態。」知道她已經到達自己的極限了,自從那次提到「相對剝奪感」這個字眼,我開始漸漸發現其實不斷的出現在生活裡,在你努力過後,得不到回報時,在你辛苦過後,別人卻從未重視,在你夢寐以求的事,別人卻輕易獲得,這些事閃過腦海裡,同時閃過每個人都知道的大道理「人生本就不公平」,從出生那時開始就不是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但卻唯有感同身受時,才能感受到,為何終成眷屬新娘不是我,為何遇上好長官不是我,為何工作順利不是我,為何家庭負債卻是我。

 現實理智告訴我們的真相是:只能想其理由及背後的優勢,就如同在我們努力奮鬥的年紀,職場上有無數多的年長長官、長輩,即使可能現在表現並不如年輕的我們,或者在使用科技產品及想法上,逐漸脫節,但是他們用一生奮鬥出來的人脈、積分及知識可能會使他成為下次晉升的人選或成為老闆的紅人,我們有權可以難過與憤恨,在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上,卻同時在成長成熟的路上,學會不為一支棒棒糖不開心,也要漸漸學會不過度努力、不過度期待,也就不會過度失望,成年人的不開心不如小時候原因這麼簡單,但是我們已經學會不輕易付出真心,也不輕易受傷,終成眷屬恭喜會遇到下個更好的人,遇上不是理想的好長官,那就學習他的優點,迴避缺點,工作不順利那我只能重心放生活,家庭負債記得之後要拋棄繼承。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在歷經歲月後仍然期待,有美好的事情每日都在發生,所有的相對不再是感受剝奪而是理所應當的獲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相信童話裡的美好結局,所有辛苦及難過,只是為了讓你遇上更幸福的事,相信平凡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