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甕是用途非常廣泛的生活器物,而且其造型相當雅緻,散發濃濃的懷舊風味;每回旅遊看到古甕,總會感到格外親切。
鹿港甕牆
鹿港是人文薈萃的懷舊小鎮。民間諺語:「一府、二鹿、三艋舺」,從各種懷舊建築與文物,可看出鹿港當年是非常繁華的地區。
漫步巷弄,處處可見古色古香的房舍和器物。其中有些建築會以古甕來妝點,為了品賞這種美麗風采,特別去造訪名聞遐邇的鹿港甕牆;此牆位於和興派出所旁,由一20個古甕堆砌建造而成,樸拙牆面散發幽雅風情。
在地鄉親告訴我有關甕牆的由來,他說:「甕牆由來主要有兩個說法,早期鹿港商業貿易相當發達,與大陸地區往來非常頻繁,每當船隻要返回時,為保持行船平穩會使用木頭、酒甕……等來壓艙,減低乘風破浪的顛簸。另一種說法是早年家庭裡如果有新生嬰兒,會將紹興酒用甕儲藏在地底。若是兒子很爭氣,長大之後能高中及第,便以紹興酒來宴客,稱之為「狀元紅」;如果是女兒,則將其稱為「女兒紅」,作為陪嫁物品;由於古甕隨處可見,也衍生出漂亮的甕牆……」簡要的陳述,充滿逸趣。
不論是為了船隻平穩或是喜慶祝賀,都融入先人的智慧與真情。樸實而典雅的甕牆,鋪展在巷弄,別具一番風情。
酒廠甕牆
造訪宜蘭酒廠,此酒廠創立於1909年,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酒廠,走過漫長歲月,至今仍經營得有聲有色,吸引絡繹不絕的人潮。
廠內設有甲子蘭酒文物館、台灣紅麴館、酒銀行、紅露藝廊……等,每一展館都相當具有特色。甲子蘭酒文物館,展售有酒類及各種相關產品,並以精彩生動內容介紹酒的歷史,飲酒文化及相關物器物,引人矚目的是,館外有一面大甕牆,由百餘個酒甕組成,而且最上層的酒甕會源源不斷流出水來,猶似小型瀑布,整體景觀頗具巧思。甕牆旁設置有兩座洗手台,也是由酒甕切割建造而成,洗手台區分有高低,較低的方便小朋友洗手,形成特殊的親子洗手台,整體設計相當典雅而貼心,散發溫馨氛圍,頗獲好評。
館內亦有很多甕裝酒品。相對於玻璃瓶,用甕來當容器,彷彿更有特殊風味。記得,當年在馬祖服役時,很多弟兄退伍或休假返台,喜歡買馬祖酒廠的罈裝老酒當伴手禮,這種罈裝酒除了風味絕佳外,酒罈的樣貌彷彿也刻畫了幾許戰地風味。
有趣的是,和酒甕拍照也很不錯;好友旅遊馬祖,在八八坑道的酒甕前留影,人像、酒甕與岩壁交疊的畫面,別具一番風情,宛如飄來陳年好酒的香醇風味。
公園甕牆
寬闊綠地是現代人舒心、休憩的好場域。
行經桃園大溪河濱公園,特別入園踏青,此園區占地約七公頃,放眼望去,林木蒼翠,三百餘棵落羽松和一大片綠地彩繪出優美的景色。
這是一處老少咸宜的「共融式」休憩場域,各項遊憩、運動設施相當完備,而且還有很多浪漫的裝置藝術鋪陳其間,另外亦有竹藝裝置作品,增添不少典雅風情。
最特別的是,園區周邊及公園內的林木小徑,路旁均以古甕鋪排,甕口還用紅布封住,十分醒目。放鬆心情,漫步其間,在古甕伴隨下,思古幽情油然而生,一個個相連結的古甕,依稀典藏著諸多農業社會的美好記憶。甕是多功能的容器。除了醃漬食物、注入酒品外,彷彿也成了耐人尋味的藝術品。
校園古甕
甕的功能隨著時代改變,功能也日趨多元。由於其樣貌優美而樸實,常會啟發不少靈感。
有一回,在南部一所國立大學的社團活動中心走廊,看到好幾罈密封的古甕,上面寫著年級和系別。我向同學請教這些甕的用途。他們告訴我:「這是應屆同學將校園記憶、願景……儲存在此,相約多年後來開封。」多麼有意義的活動,學生時代是人生充滿多采多姿的時期,過了十年,或更久的時間,相約來開封貯藏記憶的古甕,老同學敘舊,看看自己的夢想是否已成真?一起回顧人生的步履,和成長中的歷練,相互鼓勵,讓真摯的情誼,煥發成人生的動力,多麼美好。
的確,功能決定存在的價值,甕是我們生活中的好友,有時也會帶給我們一些美好的回憶。
* *
古甕典藏歲月的美好履痕,典雅而古樸的外觀,讓人感到格外親切,不論是用於酒品或裝飾,都散發著無限魅力,讓人喜愛。
古甕美麗風采/潘憲榮
- 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