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對外通訊不便在3月31日台馬第3號海纜修復而暫時終結,但過去高頻率的海纜故障至今沒有一套具體又務實的因應措施,台馬海纜穿越航路繁忙的台灣海峽,5年25次的故障經驗令人聞之色變,建立較完善的備援機制刻不容緩。台馬海纜在今年2月相繼發生不明斷裂意外,此事經國內外媒體報導已提升為國安層級問題,又在中美角力的國際地緣政治敏感時期,斷纜事件引發更多聯想,而中央政府也意識到海纜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3月6日由政院拍板通過電業法等22項相關草案,以專條方式明定罰則,對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等重要設施實體破壞或虛擬侵害等行為加重刑責;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已經在馬祖進行非同步衛星系統暨備援網路的先期研究;數位部也計畫將低軌衛星技術引進馬祖及外島等等。綜觀以上中央政府對台馬斷纜所提的各項備援方案,有的是嚇阻高於實質,有的是遙不可及,就現階段備援機制而言,一般認為仍以微波較為實際。
訂定專法來提高罰責對保護台馬海纜能否有實質保障仍待時間考驗,原因是台馬海纜的斷點多位在馬祖往台灣且接近馬祖的海域,此海域商漁船往來頻繁,又非我方海巡例行巡航海域,真要捉到肇事者有實務上的困難;其次是非同步衛星及低軌衛星等計畫也都在實驗階段,要想在短時間內成為台馬通訊備援主力是不可能的,且衛星通訊成本高、頻寬也受限,就台馬間通訊而言只能應付緊急狀況,對廣大的網路使用者而言仍極度不便。
強化台馬間微波容量是目前看來最務實可行的備援方案,以今年2月8日斷纜時網路幾乎動彈不得,到東引微波改善後通訊立即大幅度改善來看,微波雖然易受天氣、地形等影響其通訊品質,但對解決台馬海纜斷裂所造成的通訊困擾而言卻是雖不滿意卻能接受的可行方法。一項非官方的統計顯示,台馬海纜5年有多達25次的故障事件,平均一年有5次之多,如此高的頻率讓馬祖民眾在網路通訊上感覺是走鋼索,網速隨時可能因斷纜而掉下來。
中華電信預計10月將馬祖微波容量再擴充到8Gbps,這樣的容量基本可足夠因應目前正常使用流量,雖然有時可能天氣因素呈現些微不穩現象,但至少網路是通的。加強網路備援系統與通訊安全的韌性是中央主管機關的終極目標,然從國際海纜船調度十分困難現況不難看出,密布海底的電纜在維管上有實務的困難。讓台馬微波備援及早到位才是現階段確保民眾通訊不中斷的最佳方案,不能因為現在海纜修復而有所鬆懈,一次斷纜造成的直接間接損失是無法估計的。
社論/台馬通訊備援腳步不能停
- 20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