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豎看斜著看,滿眼皆是福/吳守鋼

  • 2023-03-22

 大清早,還沒睡夠就得從床上爬起來,坐上擠得差不多能浮起身來的電車趕去打半天的工。然後再坐一小時的車去語言學校上課。 

 當年留學生時這樣一天又一天過的日子描繪出僅屬青春的一幅素描。 

 想偷懶可以不去打工,但不可不去學校。遲到?嗯,一兩次,老師會睜個眼、閉個眼。但是,多了就得捲鋪蓋買回程票走人了。    

 然而打完工,吃了午飯進校門肯定得遲到。所以,常常在餓著肚子上課,還是去餐廳填飽的問題上走鋼絲。 

 有好心同學在一旁教俺,去方便店走一遭吧,包你能找到既不遲到還能吃飽的靈感。於是……

 真的找到了。     

 不費時,不用煮飯炒菜,只要在便利店的食品架上取下一個付錢,店員就會幫你揭開蓋子,衝進開水,等上三分鐘即可食用。說不上填飽,但能熱乎乎地、精神抖擻地走進教室。

 從此不再為難自己,也不用看老師的臉色,更不為簽證提心吊膽了。

 多方便啊!所以才叫「方便麵」的吧。至今這一感慨好像還裝在口袋裡,沉甸甸地摸得著。

 與「方便麵」交上朋友後,漸漸地便留心到:其實這食品的稱呼不少:泡麵、速食麵、快餐面、即席面,概括起來不外乎:方便、快速、可藏、能帶。

 難怪端上餐桌半個世紀都過去了,依然只見粉絲增、未見銷售減。統計表上說每年能銷售一千億個以上,就是說全球居民一人一年吃十個以上還不夠這指標,還要再加二成才能在天平秤上擺平。 

 多麼走俏!

 而類似的食品曾經在你我身邊滾著躺著的比比皆是,比如打嘴都不肯鬆口的粽子,比如脆麻花,比如讓人驕傲得頭頸往上一伸再伸的月餅都有其部分特性,但為啥沒那樣能打普及戰、持久戰,而就這麼區區一碗方便麵卻有遍撒全球皆粉絲的趨勢呢?

 嗯,托福於一個叫吳百福的台灣人。一時的人生倒霉之後,就靠著這碗麵重新在島國發跡發財起來。

 那年吳百福47歲,銀行行長正當得行雲流水。有一天早上提著公文包去上班時,發現銀行大門已經緊鎖,此後個人的財產、地位,甚至連部下都被鎖住不能動了。眼前的榮華瞬間煙消雲散。

 要是從此躺平……怎能躺平?躺平了,世上就沒有這碗麵的出頭機會了。

 吳百福沒有躺,只有平,以「食」平天下。

 為了這一碗開水一泡就能下肚的方便麵,從與錢打滾的行業敗陣下來後,走在了與「食」打交道的江湖上來了。

 此後的日日夜夜,孤寂一人躲在家後面的小屋裡整整一年,每天只有四個小時的睡眠,失敗的次數不下五千次。沒有研究室,沒有試驗台,沒有像樣的數據,有的就是從周圍的生活常態裡有意無意看到的,然後取為己用。

 比如泡上開水就能有滋有味地下肚的靈感是從凍豆腐上的「千瘡百孔」裡找到的,方便麵上不也空隙多多的嗎?就是便於飽汁飽味。 

 看見太太在廚房裡作「天婦羅」,將蔬菜、魚蝦類在麵粉漿裡拖一下,放入油鍋裡炸透、炸脆,入口香脆,將此方法改進後用在方便麵裡,竟能在超市的食品架上長期佔位卻經久不腐,保鮮保味。  

 真是老話說的,情人眼裡出西施,有心人眼裡所見盡是能讓心情變好的風景。無數次的失敗使他練就出不僅橫著看,也能豎著瞧,更能斜著凝視的一雙眼睛,所以,既不有眼無珠,也不盲人摸象。 

 由水漉漉的湯麵變成了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能立即食用的方便麵,「日清食品公司」 從此在這一碗麵上站了起來。  

 人到中年的吳百福,本來只想靠自己的手,憑自己的勤勞打天下,從沒想到要靠運氣。然而,運氣居然相中了他。 

 正當他發明了這便宜好吃方便衛生不麻煩的方便麵,還無力登廣告、知道的人也不多時,東京附近的深山里發生了一件特大的綁架人質的「淺間山莊事件」助了他一臂之力。

 為了萬無一失和以最小的危險值來營救人質,幾百上千的警察在零下十五度的冰天雪地裡圍堵了近十天。全國上下的眼睛都緊張地盯著二十四小時直播的電視,收視率幾近90%,現場的一舉一動都在眾人的眼皮底下。  

 警察、搜索人員也是人,時候到了也得吃喝拉撒睡。事件的進展當然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弦,同時,在這沒有商店,沒有食堂,沒有暖氣的飄飄飛雪中,他們怎麼熬過?人們時刻掛念著。

 開飯的時間到了,現場上人人手捧一碗熱氣騰騰的食物在用餐。奇怪? 

 無數個電話打向電視台,詢問那是什麼特異食品,得到的回答是:吳百福的方便麵。    

 一時,冷落在超市、商店裡的這一有如茶口杯大小的容器裡裝著的食物瞬間脫銷……

 自那時開始,方便麵一直熱銷了半個世紀還未見反胃。理由是平時可吃,應急可用,還可儲備防災。 

 百福老先生真百福,活到近百的九十七歲才幸福地離去,他帶給世人的福氣何止百,是千,是萬,是萬萬千吧!

 一則不僅僅是一碗方便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