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各界積極爭取多年的兩家航空公司進駐終於要實現,華信航空3月26日將首航台北-南竿航線。對馬祖而言兩家進駐不是新里程,但卻是觀光發展的新契機,雖然現階段華信每天僅規劃一個班次,但兩家經營代表著台馬空中交通運量及品質提升的重要意義,期待華信在站穩腳步後能與立榮共同肩負離島軍民遊客的運輸大任,繼續爭取高雄馬祖航線復航,未來在良性競爭下,兩家航空公司與馬祖軍民和全台遊客共創多贏局面。
兩家進駐對馬祖而言並不陌生,早年北竿機場做為馬祖對外唯一機場之時,即有國華及台航兩家公司同時經營,當時雖然適航機種為19人座多尼爾客機,但一天最多可飛到近二十班次,兩家航空公司為了拉客大打團體票優惠政策,整體服務態度及機隊調度的靈活度也較一家經營來的好,受益的是消費者,但這樣的榮景隨著國華85及86年兩起空難意外後退出馬祖市場而消失。
92年南竿機場啟用後,馬祖的航空運輸市場也起了大變化,當時立榮航空在民航局航權分配「瘦肉綁肥肉」政策下取得台馬航線獨家經營權,而確實在立榮用心經營下也讓馬祖航線轉虧為盈,馬祖的觀光也因為交通的改善而欣欣向榮。隨著離島觀光產業蓬勃發展,空中運輸載客量年年正成長,近年已產生整體運能不足現象,民間及旅遊業者要求兩家進駐的聲音出現,地方政府及中央民代受民眾託付積極爭取第二家航空公司進駐。
現階段馬祖南北竿機場場站設施僅可提供70人座以下飛機運行,多年前國內僅立榮及復興擁有適航馬祖的機種,當時馬祖各界一度將希望放在復興航空,無奈復興也因為空難事件導致公司倒閉解散,讓兩家進駐時程被迫延宕,直至華信ATR機隊成立才又重新燃起希望。
目前國內擁有適航馬祖機場的機隊有立榮的14架以及華信的9架,未來馬祖的天空將再度出現兩家飛航的情況。和92年之前相較,南北竿機場在航管及場站設施上都有長足的進步,無效飛航率也因為助導航設備的增建而降低,在觀光發展日益壯大的前提下,兩家進駐時機已然成熟,而高雄航線則是下一步要落實的目標。
馬祖各界爭取兩家進駐可謂路途艱辛,除了要說服有能力的航空公司外,還要通過民航局的航權政策改變以及航線申請的五階段考核、適航機師培訓及地接機制的建立等,歷程中所牽涉到的複雜層面非一般民眾所能理解。兩家進駐對馬祖而言代表的最大意義是「看見榮景」,台馬間空中交通運能因此有機會倍增,而交通向來是馬祖發展的最大困境,政府多方面從海上及空中尋求突破,華信和新臺馬輪的加入都將為台馬間交通運輸帶來全新局面。
社論/重新找回兩家進駐的榮景
- 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