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學不敗/羽毛

  • 2023-03-16

 最初接觸到金庸小說遠在二八年華,距今已逾20個年頭,萬幸那時3C電子產品付之闕如,父母則認為閱讀是訓練專心致志,能夠浸淫其中不受外界干擾的最佳方式,然而投入金庸世界還有另一個故事。

 國中時期發生了一件樂極生悲的事故,那時正值暑假尾聲,我也緊抓自由的尾巴,在自家庭院裡來回騎乘剛入手的新穎腳踏車,歡樂情緒真可謂達到滿點,但是說此時那時快,剎那間控制不佳,車輛失去重心側翻倒下,右腳踝遭踏板重壓,導致不正常彎曲,當下痛不欲生,一開始只呈現局部腫脹,誤以為只是扭傷,醫生透過X光詳細檢查才發現是骨折,而骨折處剛好落於腳踝的生長板處,醫生警告若治療不當、恢復不佳,往後極可能會出現「長短腳」的後遺症。

 為求慎重,右腳先打石膏固定1個半月,父親不忍看到我因不良於行,整日悶悶不樂,於是借了數本金庸小說,希望我藉由閱讀書籍轉念。有道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個半月的時光飛逝,金庸整套36本也全數「練功」完畢,腳板骨折倚靠藥物的滋補,最終順利恢復,說也神奇,身體康復後又適逢青春期,身長抽高不說,還順道附帶著自信心飛漲,學業成就扶搖直上,對於周遭人事物不再畏縮或一昧裹足不前。總體來說,那段慘澹歲月不啻是人生的轉淚點,金庸小說也算是居功厥偉,實屬解鎖人生勝利組的一把鑰匙。

 直至今日,仍然難以忘懷金庸小說的故事情節,相關內容依舊是各大電視戲劇與手機遊戲吸睛的首選,男女主角隨之更迭一再翻拍,不變的是書中刻苦銘心的愛情和俠之大者的正道,足以永世傳頌。

 南宋詞人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曾述:「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如同辛大詞人透過少年與中年兩個不同年齡層的比較,寫自己對於愁緒的看法,體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思考。

 有人也說不同年代閱讀金庸小說存有不同的觀感,當時接觸的書籍都是向地方圖書館所借閱,邇來興起「何不購買整套金庸小說私藏傳家」的念頭,雖然自己創作能力尚不足成為一個小說家,但至少可以成為一個小說收藏家,讓金庸成為往後生活裡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