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植樹栽花 建構馬祖永續環境

  • 2023-03-12

 今天是一年一度植樹節,連江縣政府、東引鄉公所提前在10日上午同步在珠山電廠門口兩側、勝利水庫下方停車場周邊與白馬尊王廟前方濱海廣場栽植流蘇、梅花、繡球花等苗木與觀賞花卉,期盼經過不斷地植樹造林,讓馬祖變得更加美麗。

 進入三月,大地回春,正是最適合植樹造林的季節。隨著春天的腳步,天氣漸漸回暖,大地水氣也相對增加,這時就要趁著多雨時節大量種植花木,以期豐富林相提升森林覆蓋率,如果能集約經營、妥善撫育,必能增加林木碳吸存量,達到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效果,大面積植林並妥善永續經營管理森林,將是減緩地球暖化、拯救地球的最佳選項。

 3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國父生前眼光深遠獨到,早就發現造林的重要性,他曾特別指出:「造林是民生建設重要項目」,為感念國父締造民國的偉大功績,政府特別訂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以緬懷他憂國憂民的典型風範。每年到了這一天,全國都會舉行植樹活動,以實際行動來遵行國父遺訓。為了積極推動全國民眾一起投入植樹綠美化的行列,並進一步更將植樹節擴大為植樹月,在春天時節全民啟動植樹的風潮。

 早年的馬祖童山濯濯,經過地區軍民同心協力,歷經千辛萬苦,克服無數困難,大量培植花草樹木,方能造就今日遍地蒼翠盎然的嶄新風貌。馬祖已從昔日煙硝味濃厚的軍事堡壘,迅速蛻變為觀光遊憩的海上公園,對戮力開放觀光產業的馬祖來說,更是要努力營造自然美麗的綠色生活環境,體認到植樹造林是永續的工作,為地球多種一棵樹,就是對地球暖化問題盡一份心力,亦能有效落實馬祖為「海上公園」之美名。同時也希望加強民眾重視生態環境、珍惜家園綠美化的觀念,達到環境永續、地球永續的目的。

 植樹造林可改善空氣品質,於不同場所選擇適當樹種,可大幅提升淨化空氣效果。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與過度濫用自然資源,已嚴重影響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全球氣候變遷、極度乾旱及連續不斷的水患。「植樹造林」可透過植物光合作用,有效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並減低市區熱島效應,打造出低碳美好生活環境。據估計一棵約7公尺高、15公分寬的樹木,每年可捕獲約15公斤的二氧化碳。

 對馬祖地區而言,植栽綠美化除了環保的思考外,更是整體的保林育林工作的傳承,尤其隨著工商業發達,地球生態環境破壞愈益嚴重的時候,植樹造林已成了現今環保最重要的工作,生活在馬祖這塊土地上的人,除了體認到植樹節的意義所在外,更要體認到植樹造林是永續的工作,不要讓每年的植樹活動只是淪為行禮如儀的應景活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