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進入眼簾的是一整排的人物自畫像,各個畫得神釆栩栩,輕易認出個人特質,但畫中卻可看出這些畫並非專業人士所畫,不禁好奇問起主辦人員,才知道教畫老師的用心良苦,原來先請工作人員,將每個老人的相片掃描放大列印出後,再請這群阿公、阿嬤將自己的畫像,用炭筆描出輪廓,繼而塗上不同的色彩,並在畫下寫出自己的名字。
接著牆面上呈現出不同造型設計主題,都是這些素人老畫家的集體創作,雖似稚童的塗鴉,卻又有長者成熟的筆法,讓我在欣賞之餘不忍離去,心裡想這是個怎麼樣的老師,竟可讓這群垂垂老矣的長者,甚至部分失智,與精神有些許錯亂的老人家,可以畫出如此動人又配色大膽作品的佈置在牆面?而這樣的成果必須用多少的時間去經營?又何等能耐的老師竟能有如此的魅力,將一群可以在家含飴弄孫、看電視、睡覺享受的老人家,願意每星期花近三小時的時間來作畫,且持續不間斷。
而經與一位美麗、秀氣的老師接觸後,才知國中、高中學習美術的她,曾一度走入社工的行列,但最終她發現自己仍熱愛美術,繼而遇到當警察的老公,為愛而不惜由台北遠嫁後山,更深入社區,每天教導不同社區老人家作畫,沉浸在與這群返老還童又可愛的老人家們互動溝通,讓她善良可親的氣質,更加動人與令人讚賞。
看著這些可愛的老人家,我不禁將老公也推向他們的群體裡,相信不久的將來,老公必能在他們之中,於老師的引導下,也能做一個快樂的素人畫家。
一群素人畫家/林玲仰
- 20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