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見證幸福的一刻

  • 2023-02-22

 幸福巴士本月在莒光鄉正式啟動!即日起開始每天七個班次規劃,更配合著島際船班抵港時間,讓鄉親上、下船都能順利接駁搭乘幸福巴士,環島式的行駛也方便鄉親就醫與採買日常生活需求的搭乘,大眾運輸的便利性讓離離島鄉親也拍手稱許。

 在台灣其他縣市稀鬆平常的搭公車,在離島或偏鄉其實一點都不簡單,通常營運傳統的公車這種大眾交通工具時,會面臨因為不堪長年營運虧損,只好減班,減班之後因為旅客不方便,使用率又低,又虧更多的這種惡性循環,即使政府不斷提高補助也無法維持營運。在2007年就曾發生臺灣南部五家客運業者一次停駛150條南部地區偏遠路線的事件。

 交通部因此在2016年試辦DRTS計畫,也就是「需求反應式運輸服務」(Demand Respo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DRTS),不是固定時間或間隔發車,而是運輸業者按照使用者的需求,透過電話預約、彈性排班、或共乘方式,改用小型的車輛或甚至計程車來提供公車的載運服務。基本上就像是城市中習以為常的復康巴士,或者是現在的長照巴士,後來因為DRTS這個名稱太過學術,在2019年更名為幸福巴士。

 2020年交通部通過的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修正,放寬偏鄉運具限制,讓地方政府可以輔導當地的社會團體或個人,以自用車經營運輸服務,導入九人或五人座小客車和計程車,去年起開始推動「公路公共運輸服務升級計畫」,輔導地方政府規劃因地制宜的公共運輸服務,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23個鄉鎮、323條幸福巴士或幸福小黃路線營駛,藉此提高服務機動性,不僅實現偏鄉居民行的正義,還要讓就醫、就學、購物等民生需求,獲得真正滿足。

 在馬祖雖然離離島對於大眾工具需求較小,加上地小人稀,透過私人運具或互相幫忙大概都能解決運輸需求,但外來旅客問題就較大,因地方不熟悉,無法自己出遊,而台灣的其他偏鄉,大眾運輸的重要性就更加重要,甚至影響學童的就學、老人的就醫、主婦的採買等日常生活。

 坐落在屏東縣東南部的春日鄉,居民多為排灣族,自從公路客運民營化後,春日鄉就像被遺忘的村落,完全無法享受公共運輸的服務,國中學生為了前往枋寮等城市就學,必須冒著違規騎機車的安全風險,各村長輩身體不適,也因為計程車收費過高而忍痛不就醫,這都是都市生活的民眾所無法想像的問題。

 莒光鄉之前雖然有公車,但卻無公車服務,公車通常提供旅遊旺季等需求租用服務,後來有台灣好行的規劃,但景點的環島行,時間與所停點並非鄉親生活所需,在地人也不會利用,因此島上鄉親交通除計程車服務外,多倚賴私人運具,才能就醫及採買日常生活必需品,這對於離島鄉親的生活移動諸多限制。

 此次透過地方政府爭取補助,在東、西莒各規劃一輛8人座幸福巴士提供定班定線服務,採環島式營駛,採投幣、悠遊卡、行動多元支付,設籍連江縣民皆免費搭乘,甫開通一週已經讓在地鄉親大力稱讚,也會讓未來前往莒光的自由行旅客,行的更加自由自在,別人早就習以為常的公共服務,現在馬祖也都一體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