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爆發的俄烏戰爭,再過幾天將滿1年,對比烏克蘭在戰時對於通訊網路的應變方式,我們從這次的馬祖海纜斷訊,可以發現我國數位網絡系統極其脆弱,應變選項嚴重不足。
俄烏戰爭爆發時,烏克蘭副總理Fedorov立刻呼籲請求馬斯克將其旗下的低軌衛星「星鏈」(Starlink)支援協助烏克蘭,而馬斯克在20小時之後回應,已於烏克蘭啟用Starlink服務,並運送更多地面接收器至烏克蘭。相對於Starlink快速馳援烏克蘭,這次馬祖海纜斷訊,鄉親只能苦苦等待,形成強烈對比。
兩者差別在於,首先,是政府的態度。烏克蘭政府態度積極,對任何通訊可能方案,都願意支持與配合,大力促成,因此Starlink才能在短短幾天的時間開始運作。反觀我國中央政府對於這次斷纜危機處理態度保守,鄉親並未感受到中央要積極解決問題的強烈決心。
我們期望中央能夠重視這次馬祖斷訊問題,比照烏克蘭模式以緊急專案方式引入低軌衛星,讓馬祖在短時間內得到網路服務。同時,我們也期望中央700個低軌衛星PoC測試站點能儘快啟動,除了支援公部門,也能考量馬祖的特殊情形,開放一般縣民使用,將馬祖民眾通訊也視為戰時數位韌性的一部分。
其次,是政府的觀念。烏克蘭副總理Fedorov,他也兼任烏克蘭的數位化轉型部部長,年僅31歲,被台灣媒體稱為「烏克蘭唐鳳」,對於烏克蘭戰時通訊提出許多新方案。而馬祖這次斷訊事件,在各方壓力下,我們發現中央最後只有「微波」這一招,微波是早期技術,頻寬非常有限,網路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發展迅速,如果政府的觀念仍然不改,相信十年後馬祖發生斷訊,鄉親可能還是只看到頻寬極小的微波方案。
包括福馬海纜、低軌衛星等,都是微波以外的新方案,這些新方案雖然存在有法令、技術等問題,但是最大的障礙是政府的觀念,不願做出改變。就算台馬第四條海纜建置完成,馬祖未來仍有可能再次發生全面斷纜斷訊,我們需要政府改變觀念,勇於創新突破。
另外,如果政府不改變態度、不改變觀念,鄉親就只能自力救濟。鄉親都知道馬祖部分區域可以收到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手機訊號,如果馬祖海纜遲遲未能修復,中共可能會適時見縫插針,加強對馬祖的訊號,如果發生馬祖鄉親人手一機中國移動門號在做網路分享,這就已經是國安議題、國際笑話了。
我們期望中央在這次斷訊後,能夠改變態度、改變觀念,重視馬祖數位韌性的建設,積極用新方案解決馬祖的斷訊問題。
社論/態度與觀念 看看烏克蘭想想馬祖
- 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