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世界/徐夢陽

  • 2023-03-03

 前日,電視報導出現首爾零下21度的低溫,大雪淹沒建築物與路面,人們已經難以行走,還因此宣布停班課。而台灣也被這波寒流襲中,又冷又雨,山區飄起靄靄白雪,人們把藏在衣櫃裡的冬衣拿出來應急,在這些年來天氣異常,秋冬短,春夏長,冬衣幾乎無用武之地,厚棉被只有佔據空間,用了幾天又馬上收起。而霸王級寒流據天氣預報所說將會一波波的來襲,讓人們體驗真正的冬天來臨。

 對於零下的溫度,我還沒出國之前,幾乎很難得知,因為我不爬山,常態性地待在山下,頂多只有個位數的溫度,那樣的溫度就讓人發冷,不過,對我來說,我不怕冷只怕熱。只是,真正遇到零下溫度,你來不及喊冷,也沒辦法喊冷,只能把全身包得緊緊的,不留一絲寒氣會竄過的餘地,諸如毛帽、圍巾、口罩、大衣、暖暖包等為必備物品,試著趕緊脫離室外零下溫度,趕緊走進室內暖氣天堂。

 第一次出國,就是蜜月旅行,那時並沒有考慮太多,只想與妻找一個婚假的檔期,然後挑到我們都想去的地方。於是,我們挑了英、法兩個文化大國,所跟的旅行團行程也是以文化為主,會走訪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凡爾賽宮等重要的歷史建物,同時又兼具購物與休閒的其他行程。跟團的好處,就是什麼都不用想太多,只要在指定時間出現在旅行團集合的地點,拿好上網的卡片與機票,就可以踏上一段制式化的旅遊行程。跟旅行團就是要有覺悟,要知道每個景點只能走馬看花,但不用拉車太遠,又能提供五星級飯店與三餐,那都是想跟團的主要原因。

 而初到歐洲,十四個小時的飛機,那時還沒有新冠肺炎,世界仍很穩定,機場總是人滿為患,每個人都懷抱著不同的夢想,然後在機場進出,試著拿到屬於自己的那張票券,接著踏向人生航程。而到國外去,不只是那些景點與買什麼東西需要做功課,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檢查有沒有足夠的衣物,雖有人說可以到現場再馬即可,但我們總是不知道到現場下機的溫度,也寧願多帶衣物,不願任意冒險。

 在搭乘十四個小時飛機後的念頭,遇到如此寒冷的天氣,只想馬上休息,沒想到在機場領完行李到踏出機場大廳,那數秒的時間,我開始後悔沒有多穿一點。當我見到機場外零下的溫度,實際走出飯店大廳,那是無法解釋的冷,即使你穿得再多,零下的溫度已不是凡人可以抵禦。我們一行人趕緊奔赴有遊覽車的地方,事後才想起導遊所說的話不假,只要是室內都備有足夠的暖氣。所以,當我們放好行李箱後上車,車內的暖氣彷彿救贖一般地存在,進車內後你不會想下車。

 但既然是蜜月旅行,自然對於行程無法挑剔,對於數年來一遇的極寒氣候,也只能逆來順受,反正我與妻本來就做好準備,在旅行前的幾周買好發熱衣、暖暖包、毛帽與鋪棉褲子,當然,最重要的自然是妻所買的靴子。在這趟旅行前,我幾乎沒有穿過靴子,但自從走在雪地之後,我才知道這種天氣非它不可,倘若沒有穿靴子,恐怕是寸步難行,要不然就是勉強亦步亦趨,完成旅程。歐洲的石板路已經難走,積雪後更是難上加難,還得應付零下十度的極寒氣候。而在遊大英博物館時,館外看似難民的人,用紙板與報紙將自己蓋滿,勉強苟活於人間,奄奄一息的撐著,而我們卻在零下世界的另一頭開心地玩著,外頭溫度彷彿更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