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投注更多的資源和服務因應少子化危機

  • 2023-02-07

 人口負成長帶來的少子化、高齡化社會,已經成為當前全球新挑戰。在亞洲,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都名列全球生育率最低國家,低於人口學家所稱的總和生育率;大陸首次出現了人口負成長,而台灣已連續三年人口負成長。人口是國家構成的基本要素之一,近年來政府透過各種政策鼓勵生育,希望能夠改善人口結構,然而,效果並不明顯。人口減少對經濟、教育、社會、政治和國防等各個層面,都將造成不利的影響。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及人口負成長提前出現,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將造成勞動力不足的衝擊。

 內政部公布2022年人口統計數據,人口數為2326萬4640人,連續3年負成長;其中全年新生兒人數僅13萬8986人,創內政部統計以來新低;死亡人數首逾20萬人,也是歷年新高。2022年12月戶口統計資料,全年人口數為2326萬4640人,較110年12月時的2337萬5314人減少11萬674人,平均每天減少303.2人。

 由於醫療進步與生活水準改善,許多國家在出生率、死亡率同步下降的同時,高齡化、少子化併行而來,使得人口結構加速老化。高齡化、少子化儼然也已是我國人口變動主要趨勢,面對人口負成長威脅之下,未來除了可能造成產業結構失調、工作人口減少之外,其在經濟社層面上所帶來的衝擊,包括:勞動人口中高年齡的靠攏、醫療資源供給的不足、長期照護人力的短缺、財政稅收的減少、貧弱族群津貼補助的增加及公共建設需求規劃的調整等,這些對國家經濟社會正向發展的影響,不容小覷。

 連江縣人口於過去10年(100 年至 109 年)維持正成長,其中 100 年至 102 年人口增加速度較快,兩年內增加約2,000人,至102年後維持緩慢但穩定上升的趨勢,10年內增加超過3千多人,為全國少數人口正成長的縣市。依據國發會《全球人口老化之現況與趨勢》定義,65 歲以上人口大於14%屬高齡社會、大於20%屬超高齡社會。依此定義,比對連江縣之戶籍人口結構,現況連江縣各鄉老化程度尚不嚴重,僅莒光鄉老年人口比例超過14%,老化程度較高。

人口負成長海嘯儼然成形,迄今未見低生育率國家能夠成功扭轉的例子,少子化、高齡化已是大趨勢,短期內看不出逆轉跡象。但至少能從政府的立場協助到家長,從 中央政府0到6歲國家養的政策,再配合各縣市的各項育兒補助,為民眾營造一個更友善的生育環境。當然,除了補助,還需要將大環境的經濟拉高,和運用多元的資源,來解決民眾不願生小孩的想法。對於鼓勵生育,家長們期待能有更優質的資源和服務。政府對於相關政策,尤其是在0-12歲這段期間,涵蓋生育、扶養、教育等層面,必須再做更全面且周全的考量和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