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擺暝帶路 厚植馬祖文化觀光資產

  • 2023-02-04

 一年一度的馬祖元宵擺暝文化祭活動開跑,熱鬧的北竿坂里十三暝揭開序幕,接下來一直到農曆二月各鄉島都有一系列相關酬神宗教活動。馬祖的元宵擺暝已被列為國家級重要民俗活動,這樣的傳統慶典就是在地文化的一環,應設法從元宵節慶抽出獨有特色加以發揮,厚植地方文化觀光資產與實力,未來馬祖的擺暝可成為冬季觀光主軸。

 文化觀光從古至今都是一種主流,世界各地著名的觀光勝地多半有在地文化支撐,只是在不同年代經由不同手法呈現,它不只是一種「既老又新」的觀光產品,它的發展更必須與空間、地方做連結;馬祖各鄉島的元宵擺暝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傳統節慶,也是在地居民最為重視的宗教活動,居民熱衷此類宗教節慶除了希望延續傳統之外,更期望因此帶來可長可久的觀光財。

 文化部近年來積極推動文化財的創造與活化,於2021台北國際旅展,推出十條文化觀光示範遊程作為開端,為臺灣文化觀光發展投入更多元化的旅遊體驗。以「文化帶路」作為行銷主題,透過「場域、時代、族群、產業及生活」等五大面向,作為文化觀光座標指南,從文化場域出發,結合在地組織、文化工作者、文化資產、民俗活動、工藝文化及展演空間等,將「臺灣文化觀光」視為一個品牌。而馬祖的擺暝正是可以成為品牌的一項文化活動,突顯在地元素與特色才是重點。

 在當前全球觀光產業因新冠疫情產生遽變下,文化觀光仍被期許成為永續觀光、永續發展的引航者之一,只有不斷的厚植文化內涵才能走出不一樣的發展之路。擺暝是酬神儀式,但在過程中呈現的卻是在地民眾生活態度與文化體驗;越傳統的儀式越具吸引力,比如說北竿坂里的燒馬糧文化、橋仔神與人的鏈結、芹壁龍角峰的祈夢等,都具稀有獨特的性質。馬祖的元宵擺暝文化祭活動發展多年,各島都慢慢走出不一樣的風格,但在突顯特色這部份仍待努力。

 文化觀光在21世紀仍是最大的一種觀光產業類型,從風土、產業、人文各方面盤點資源,試著創造「體驗地方」的生活態度,政府應鼓勵民眾透過旅遊走進各地文化場域,深度體驗文化觀光多元的魅力。文化觀光在內容上橫跨文化遺產、生活方式、文創產業等觀光活動與現象,期望馬祖以擺暝來帶路,從點線面逐步打開文化觀光的多元面向,在兼具傳統與創新的思維下讓馬祖的擺暝成為觀光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