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態度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 2023-02-03

 縣長在112年第1次擴大主管月報會議中,勗勉同仁於執行工作遇到問題時,態度是重要關鍵,得積極、負責,勇於任事。洵如臺北市前市長柯文哲曾指出:「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之第一步」、「你不解決問題,問題會解決你」,在在凸顯出態度是面對困難的解藥良方。

 但問題的處理不能急就章、逞一時之快,必須冷靜與耐心才能玉成。不可否認的,種種公共問題都攸關民眾權益,容不得任何差錯,有時也相當棘手,但沒有無法解套與改變的議題。

 當問題出現時,不論繁雜程度為何,都不急於第一時間作出決策與認定,畢竟當下做出的行動很可能會參雜許多焦慮與憤怒情緒,不但無法完善解決,更可能肇致許多懊悔的局面。經常在當下的困境,過了幾天或些許時日,會出現像是利害關係人想法的變更、資源的到位、法令的允許、上級的核准等轉機,讓原來燙手山芋出現了轉圜,也就是所謂「事緩則圓」的理想,時間成為最佳的良藥。是以,繁華三千,看淡即是雲煙;煩惱無數,想開就是晴天。

 看待問題也要試著從多元視角來切入,用高低遠近不同的觀點來探討,才較容易走出曲折蜿蜒的荊棘小徑。困境會持續存在,很可能是我們用單一想法思考所致;若能先放下當前所執,導入不同思維,有時也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和驚喜。就好比面對一塊千斤、萬斤重的巨石,任何人勢必無法單憑己身之力來移動;但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卻指出,只要一根槓桿,再加上一個支點,就能輕易將重物抬起。又如同盲人摸象,各自僅碰觸到大象的一部分就據以形容大象模樣,殊不知全面摸象後才發現,與自己理解的樣子有相當落差。職是,解決問題,需要了解問題的多個方面,才能真正的對症下藥。

 此外,改善問題很重要的,在於勇敢承擔,不去逃避與閃躲,正面相應。面對危機或困境會閃躲,這是很正常的人性趨利避害,並不需要去感到羞愧或修正;但卻也不可否認的,逃避並無助於改善問題。對於無可迴避的問題,唯有正面直接迎戰,才是最佳的解決態度。誠如《花木蘭傳奇》的電視劇裡有這樣一段經典台詞:「贏的最佳方法,就是直接面對敵人的刀與劍。」因此,面對問題不一定會最難受,很可能突破障礙後就雨過青天;躲藏問題不一定會最舒服,心中將永遠躲藏著陰影魔咒,不時在吞噬自己的良心。

 有個網路故事是這樣流傳的:兩位鞋商到非洲推銷皮鞋,其中一位業者看到當地人都是光著腳都沒穿鞋,感到失望,認為必定沒有市場,敗興回國;另一位卻感到相當開心,認為居民都沒穿鞋,並定是大有斬獲的市場,因而積極布局,最終獲利匪淺。洵如所示,態度決定視野高度、也決定發展角度。新的一年,期許團隊們能秉持縣長的祝福與期待,秉持為民服務的心念,賡續大破大立,為鄉親幸福盡一分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