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為應國際趨勢及減少塑膠廢棄物,日前預告「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草案,律定自今年暑假起,旅宿業者不能在客房內主動提供或於客房外讓消費者自由取用一次性盥洗用品,並於消費者有需要時提供選購。對於這項規定,站在環保與永續立場,我們持樂觀的態度,並且也籲請相關業者和遊客們全力配合。
對業者來說,自備盥洗用品首當的影響即為降低營運成本開銷。舉凡一次性包裝的洗髮乳、潤髮乳、沐浴乳及乳液、梳子、牙刷、牙膏、刮鬍刀、刮鬍泡及浴帽以及拖鞋等等,不論品質高低好壞,都屬於消耗品,在在都是運作上不可缺少的成本。倘這些能由旅人們自行準備,或自行向下榻旅店洽購,相當程度能減輕經營上的費用。或許有人擔心是否因此降低國旅熱潮或住宿的意願,但仔細觀察,國人旅遊素養日益增加,且環保意識逐漸抬頭,鮮少會為了丁點的福利品而錙銖必較。
就環保觀點而言,節省的不單是帳面上金錢的開銷,更繫於資源的節約。事實上,旅館提供備品並非《發展觀光條例》的規定,僅是觀光行業的潛規則。飯店房務人員在進行房間清理時經常發現,許多一次性盥洗用品,像是香皂、牙膏、沐浴乳等,旅人拆封後可能只有使用些許,但基於衛生考量,不得不將之丟棄,相當可惜。有的房務人員為不想花時間進行使用過或還未拆封的備品分類,或是避免業主進行房間檢查時因瑕疵而受責罵,不分青紅皂白通通丟棄。如此的過程無形中成為浪費,也造就諸多垃圾,甚至在製造途中也產生大量的碳足跡,不符綠色永續的目標。
對地區發展來說,我們期待的不單只有降低拋棄式備品的使用,更盼望能帶動整體住宿往「環保旅店」的理想邁進。除了響應不提供一次性盥洗用品外,為節省水資源、避免產生大量廢水,也呼籲續住不更換毛巾床單,多採用具有節能減碳標章的節能電器、省水馬桶或水流量較低的蓮蓬頭。此外,在飲食上也不提供免洗餐具、鼓勵飲水機取代瓶裝水,降低廢棄垃圾增加的機會。馬祖地區有近200間旅宿,加入環保店家行列業者的比例約有四分之一,相較於各縣市,佔比不算低;但為更減輕我們的環境負荷,共同落實島嶼永續,仍鼓勵有更多業者能響應加入,攜手落實綠色旅遊。
聯合國於2022年第五屆環境大會裡,計有154國共同承諾,將於2024年前制定約束國際的塑膠公約,並於2030年大幅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顯見,拋棄式塑料品使用的減少儼然成為國際趨勢。我們欣見環保署提出這項拋棄式備品的管制政策,帶動全國的旅宿往綠色生活方向努力;更期待地區的業者能協助與配合,共同愛護我們的家鄉,提升彼此的生活水準。
社論/共同響應綠色旅遊以追尋永續
- 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