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營」造觀光:在北疆露營的擘畫

  • 2023-01-06

   隨著疫情解封、邊境開放,出國人數逐步增加,旅行天數也相對拉長,國旅市場連帶會受到相當的波及,熱絡程度勢必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旅遊的型態逐漸在改變,從先前制式的套裝行程,轉為近年夯起的搭帳露營,越來越多人想要用最親近自然的方式來品味旅行,讓身心靈徜徉在天地間。馬祖擁有迥異於台灣本島的天然環境,若能善加規劃露營營區,或許能在旅遊市場開創另一道藍海商機。

 有鑑於疫情期間的顧慮,像是電影院、餐廳、旅館等人潮密閉的室內娛樂方式乏人問津;而人少、戶外、空氣流通的露營活動則趁勢而起,成為旅行新寵兒。據中華民國露營協會統計,在國內常態性進行露營活動的人口已突破200萬人,營地已達上千處,且持續在增加中。總觀來說,常見的露營形式不外乎是最傳統自行搭帳炊煮食物的野營、以及營區以提供食宿與各種寢具配備的豪華露營,還有露營車的方式,各有不同特色,可依照自身需求進行擇選。

 露營活動之所以能快速成為風潮,除受疫情影響外,主要是「親自動手」的必要與協調,得以享受互助合作的樂趣,拉近人際關係。在過程中,舉凡搭帳撐起共同臨時的家、食物烹煮的挑戰等,在在都需要仰賴彼此間團隊協力,可快速地增進家人、朋友之間的情感。再者,也因駐營在原始自然之中,在芬多精的催化下,可有效釋放平日身心的壓力,呼吸吐納讓心靈重新充電。此外,相對於市區噪雜的汽機車噪音、過多的光害,露營的寧靜對於睡眠改善也有相當幫助。

 對於親子家庭來說,透過家庭露營可以兼顧帶小孩、厚實彼此親子關係。當前孩子多沉迷於科技的3C產品,浸淫在數位的虛擬世界,生活的視框日益狹窄與麻木。藉由戶外野營的體驗,得以讓孩子更親自大自然、探索生態的奧妙,並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學習分工合作等,以及培養同理心,讓家庭關係充滿難忘回憶、凝聚親子情感,並經由生活打理的種種培養獨立自主精神。

 最重要的是,露營過程中的收穫與成就,都會成為孩子成長中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珍貴養分。

 露營旅費成本低,卻能帶來種種有形與無形的享受,許多業者相中這特點,陸續推出各種特色營地。釣客、團客、背包客旅宿的形式是馬祖地區過往經營的主要態樣;但未來,我們或可把深具挑戰與自在形式的露營納入規劃考量,設置合適營區,吸引更多遊客來享受聆聽海聲與船笛聲、俯臥在星空與大地擁抱的北疆野營,成為我們的賣點,「營」得外界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