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活躍老化 提升長者健康、安全和參與

  • 2023-01-03

 人口老化已成為全球主要議題,高齡者隨著平均餘命延長,也伴隨慢性病的增加,活得長,必須活得健康、活得有意義。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當老人的健康、社會參與和安全達到最適宜的狀態,將內化一股強勁的力量,使老人得以享受活力和尊嚴,能夠獨立自主的生活,實現「公益社會、永續福利」的政策願景。

 活躍老化的社會參與,必須在沒有年齡歧視的型態下方能進行的。配合活躍老化的有效執行,對於健康老人的工作權,僅以年齡作為退休的條件,並將之排除在工作領域外,根本就是一種年齡歧視的現實,實有必要完全制定反年齡歧視法,以老人健康狀況「年長不一定效率低」的認知,保障年長者之工作權。甚至有些工作受年齡影響性低,而且是一種與知識和智慧成熟度有關的職業,甚至可以規劃成為永續性第一生涯的設計,當然也可以依據個人的生涯規劃,設計第二生涯,不應受到年齡的限制和排斥。

 以長者志工的服務方式在活躍老化後參與社會,應是另一種有利社會的社會參與方式,有關部門應對於高齡或即將退休者提供研習活動,以增強民眾規劃銀髮生涯的能力,增加對相關法令、福利的了解,協助心理、生理及社會的適應,透過老人參與社團或社會服務活動,讓長者獲得服務社區和社會的機會,增進與社會互動關係及精神生活;在辦理各項老人福利活動部分,以期建立老人人力銀行,滿足老人休閒、康樂、文藝、技藝、進修及聯誼等需求,增進老人生活情趣,達到健身和防老的雙重效能。

 活躍老化,使老人更具獨立自制性,不僅在生活功能上自主,更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確保身體、生理和心理健康;亦能在經濟上自主,透過信託管理體制,將財產信託,做好財產規劃並經由專業管理,達到財產增值和安全保障之目標,達成快樂活在當下,安心保障財產,如願的掌握未來的活躍老化之境界。活躍老化更能夠達到在地老化的目標,建立周全的在地老化的福利措施,包括醫療保險,營造理想鄉村型與都市型的老年居住生活環境。建立居家式、社區式、機構式(短期)等照顧服務之多元化、連續性與服務輸送體系之可近性的服務體系。

 我國預估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人比例將達20%以上,其實「老」並不可怕,因為我們人人都會老;大家也常說:「年齡不是問題」,許多高齡者透過擔任志工,發揮專業才能及生命經驗積極參與並貢獻社會,有效促進高齡者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質,同時增進公共利益事務,實是國家社會莫大的福祉。總之,活躍老化全球化運動,在於使老人活得更健康積極,更有尊嚴和更能自由獨立,並在年齡不受歧視下,更積極參與社會。此外,積極的老人社會福利政策的支持系統,將使活躍老化更能有效地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