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中老師,三不五時會有學生私下來向我打小報告。觀其神色、聽其說詞,學生來告狀的原因,大部分是出於對「公平」的要求,或維護自身的權益;但也有少部分來「告密」的,是當事者平日的好友,這時我難免要想:「這是演哪齣宮鬥劇?」但箇中糾葛,倒也不便細究,就以老師的角度,規過勸善便是。
最近因緣際會,參加一個語文競賽的賽前集訓,共有十四次,每次都要在九十分鐘內寫出大約1500字的文章,還要與組員交換閱讀,討論彼此的優缺點。由於我與同組的小妤(化名)皆已為人師表,與「經常被批改糾錯」的學生時代已有段距離,剛開始頗不習慣,覺得對方文章優點顯著,而缺點微不足道,有時只是一點筆誤,也許對方只是在時間壓力下有所疏失而已,我卻要吹毛求疵地說出來,感覺非常尷尬。不過隨著比賽日期接近,我愈發現寧可早些發覺可能的失誤,而減少在比賽現場出錯的機會;我真正體悟到什麼是「聞過則喜」,也不再猶豫於告訴小妤她的疏漏,因為我和她都不願意等到在真正比賽時犯了同樣的、本來可以避免的錯,然後才感到懊悔、遺憾或內疚。後來我與小妤都獲得了特優,在彼此喜極而泣的擊掌和擁抱中完成了美好的一役。
比賽過後不久,班上有兩個女學生私下前來告訴我,她們的好友小佳(化名)近日考試偷看小抄的情形。據我所知,她們三位相約就讀同一所高中,這兩位成績沒問題,但小佳的成績卻落在危險的邊緣,為了幫助小佳,她們還相約週末到社區圖書館用功讀書。然而最近她們卻發現,小佳偶爾會在小考英語單字或社會科填空時偷看幾題答案,由於未被發現,漸漸食髓知味,變本加厲,連大段的英語句子也偷看偷抄;她們知道長此以往,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但以朋友的立場告知,恐怕小佳聽不進去,反而破壞了彼此的友誼。看她們的模樣,在前來找我商量前,顯然已煩惱、躊躇了許久。
由於有類似的經驗,我深切體會得到她們為好友小佳的著想和擔心。世上真的有為了朋友好、而不得不舉出朋友錯處的情形。無論何人,在進德修業的道途上,有人願意指正,那真是幸褔的事。願意鼓起勇氣去糾錯,那也是一種高貴的情操和珍貴的的友誼,值得肯定。我不再只是一板一眼就事論事,而用更柔軟細緻的方式處理了這件事。世上的老師老闆們,當學生或員工私下說出夥伴的錯處時,與其粗糙的處分,不妨用心對待吧!糾錯就是求進,也許團隊的革命情感,就是從彼此無私地糾錯開始!
糾錯就是求進/陳慧文
- 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