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遐思/林明理

  • 2023-01-02

 冬至來臨的一個早晨,陽光乍隱乍現。我們剛出綠色隧道,車子便循著臺東市沖積平原的扇頂邊緣前進。涼風習習,穿越一片又一片的田畝、果園及屋宇,然後車子以緩慢的速度,駛向射馬干農場的山坡。

 當我站在一處開滿野雞冠花和桃花心樹的山村前,開始眺望遠方的綠島,那個角度,可說是擁有視野上最優美的景色。因為,山巒就在我的背後,而正前方浩瀚的太平洋與背山面海的建和社區遙遙相望。

 展現在我眼前的除了這片令人驚嘆的風景,山路蜿蜒曲折,路上僅有少數人家。忽然間,一位婦人騎著機車停了下來親切地問道:「咦,妳是迷路了嗎?」我好奇地看著她。

 「我是被這裡的景物跟樹林的芳香給迷住了。」我笑了起來。原來她的父親是承租山坡保育地並種植了這片桃花心木的人,而她是回歸故里,繼續從事農務工作。

 十二月,耶誕節的冬天,將它的靜謐和冷峻滲入到些許浪漫的花紅綠意裡,彷彿冬陽傾洩在湖邊,幻成點點滴滴的星辰,從天上灑落到這茂密的山林裡。

 據說,這裡是曾獲得全國十大環境保護模範社區的聚落,居民以卑南族為主,也有榮民、閩南人等。多年來,原名為「射馬干」部落的建和社區,近年來,藉由雕刻家陳文生指導族群創作,在古老的街道轉角或路口,皆有板雕、木雕展示,因而此社區也有「木雕藝術村」的名號;而新建的「射馬干基督教會」,最高頂峰的白色十字架在藍天白雲下,同樣莊嚴美麗。

 下山時穿越了農場,再度望見一大片洛神花田,左側種植許多釋迦樹,圍欄上爬滿了絲瓜花和蝶豆花的藤蔓……剎那間,童年的記憶變得清晰了。我的母親經常在清晨小屋後的瓜棚上採集絲瓜露水,在門前小溝渠旁種植一些珍珠花菜、空心菜、紅鳳菜,也餵養鴨、鵝,而我當年只知道幫忙些簡單的掃地或洗菜。

 沒有比鄉村拂曉中的雞鳴、鳥叫,更逼近遙遠的家鄉的回憶了,尤其是在越接近年節前,潛在的思念和記憶裡冬至夜晚時,與家人吃客家鹹湯圓的味道,都在心裡喚起陣陣的相思。

 不知不覺中,我想起日前因眼壓過高,疑似青光眼徵兆而心神不寧。直到求診於曾醫師時,郁雯她直接了當地說:「妳不必為未來可能會動眼睛手術而擔心害怕,從現在起,妳必須學會放下心中的疑慮。至於西醫的處方眼藥水,妳都要定時使用,當然,中醫的我,也會盡全力幫妳施針治療,這都是為了改善妳的健康。」

 返家時,我大大鬆了口氣。忽然深刻體會到,這個冬日不論是處於病痛或喜悅當中,我都必須心懷感恩,感謝所有幫助我的人,也希望痛苦盡快消失,就不再被困於受苦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