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來台馬海象異常,停航日高於往年,造成民生物資以及郵件包裹運送工作停滯,對離島軍民生活產生極大影響。馬祖身處離島,人貨往返台馬有海空兩條管道,其中人員運輸在政府照顧離島居民的政策指導下,能量已經發揮極致,反倒是貨運部份因商業考量無法有效發揮運能,這是未來政府可以介入的方向,透過政策面的改善讓台馬間貨物包裹建立更多元運送管道。
進入冬天季節,台馬長程船班時有停航情況發生,停航天數有時會長達一個多星期甚至更久,10月份連續11天的停航後,這次臺馬之星停航時間更久,長達20天。而臺馬之星除了載客功能外,其載運物資及包裹的責任也十分重要,連續20天累積的貨物及包裹是堆積如山,而這樣的情況導致馬祖的郵務工作大亂,有限的人力必須處理龐大又吃力的工作,就效益面也不見得合理。
在馬祖四鄉離島之中海運又以東引及莒光更為不便,今年兩鄉島都面臨長期無船靠的困境,連民生物資都難以上島,東引島甚至是動用戰備物資發放,這是馬祖81年解除戰地政務發展自治以來罕見的情況。馬祖因地處偏遠離島,某方面礙於地理環境條件被視二等國民可以接受,但若因為政策面能做而沒有做,讓島民成了三等國民,這就讓人無法認同。維持物資運送暢通也應是政府照顧離島軍民的範圍之一,在現有台馬海空載具的配置下,讓運能發揮極致是公部門要用心思考的。
馬祖在觀光產業發展多年之後呈現一片榮景,不僅往返台馬的人數大增,貨運的需求是與日俱增,台馬空中貨運量今年度更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這與民生產業發展及民眾物質生活改善有很大關連,這些都突顯未來台馬間物暢其流的重要性。不可否認,近年來台馬間貨物運送已經有大幅改善,但隨著民眾生活型態的改變,宅配及包裹成長量驚人,目前的運能顯然不能滿足需求,空運宅配常常被退件、海運包裹又受制於海象延宕等等,設法突破關島命運成為重點工作。
海象天候無法改變,可以變的是政策,目前台馬間大宗物資與包裹多仰賴海運,而海運船隻有公營的客輪與民間的貨船,應設法在運送合約中為物資運送找到更多可能管道,也就是有船可開就能彈性調度來載運各種貨物包裹。由於客輪與貨輪的開航條件不同,航班安排也有異,如何機動運用往返的客貨輪來協助運送物資或甚至是思考客運補貼模式都無可厚非。
社論/建立台馬貨運多元管道
- 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