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期許好還要更好的施政

  • 2022-12-23

 星期日,除了是行憲紀念日外,也是新一屆的地方首長就職日。馬祖地區在歷任主事者的接棒努力下,成長蛻變是有目共睹,也不斷翻轉外界對我們的印象。但時代變遷快速,我們不僅追求卓越,還要止於至善,因而以民為本與科技創新將會是接下不可規避的重要施政課題。

 施政持續接地氣,深化政策的正當性利基,贏得鄉親順服。民意如流水,舉凡站在民眾對立面向者,很容易在下屆的選舉中陰溝裡翻船,甚或提前下野,近幾年的國內大小選舉都可揆諸一斑。是以,能打造一個接地氣的治理團隊,要能廣泛接觸普羅大眾的庶民生活,有效反映民瘼疾苦,並立即做出反饋,讓人民對於公部門的作為是「有感」,將會是施政成功的開始。新的治理團隊要在最短時間內盤點與鄉親直接利益相關的政策跟措施,加以列管追蹤,並透過走動式的管理,下鄉傾聽鄉親們的聲音,方能明確知曉民生意見與期許,加以列為日後規劃的參據。惟有讓百姓們感受到政府是鼎力相挺、能解決問題時,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認同。

 兼容多元聲音、深具省思檢討能力,才能不斷進步,謀求最大福祉。從諸多政治經驗可得知,主事過程的單向偏聽、小圈圈決策、排除異己、強渡關山等,都很容易陷入同溫層內的團體盲思,進而產生自我感覺良好的政策產物,卻殊不知已背離民意。會造成這樣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來自於好勝心,過度自信相信自己的主張與理念是無誤,縱使受不同意見的挑戰,基於面子或內在虛榮心的作祟,似乎認為拉下臉來請益就等同於示弱;其二為自我覺察能力不足,缺乏敏銳的注意力,無法偵測到當前或未來可能的危機,逐步產生正當性危機。洵是,主事者不要怕承認錯誤,反倒要感謝與接納不同聲音的批評指教,給予相左思維的刺激,才能避免步上注意力赤字的窮途。

 導入數位智慧治理,促使島嶼生活更便利與永續,用更少力氣解決更多問題。在人工智慧當道的社會,各種數位科技發展迅速,生活周遭充滿各式各樣的智慧環境、裝置與服務,得以用更快速、更有效、更精準的方式滿足日常運作及需求。有鑑於此,公部門需積極抓緊潮流,以資訊科技的應用技術來提振鄉親的生活品質,迎戰少子化、勞動力不足、能源短缺、環境衝擊、自然災害、安全保障等社會議題,把節省的時間用來其他工作上。同時,政府也要適時把資訊公開釋出,讓鄉親們共同參與分享施政的成果,並且得以監督運作,給予即時性的回應與對談,讓公家機關不再冰冷,而是能有溫度與人性化的場所。

 已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Simon指出,決策是公共行政的核心,目的在於解決問題。政府存在價值就是改善民眾的生活,並創造更多社稷福利。我們期許新的政府團隊在未來四年,能有大破大立、大開大闔的氣度,擘劃出更不凡的願景,帶領馬祖共同轉型,奔騰在北疆海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