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科技發展之賜,馬祖地區四鄉五島大多數澳口碼頭都完成了簡易浮動碼頭設施,這種利用浮筒組合而成的浮排近年來廣泛被運用,雖稱為簡易碼頭,但對地區漁民朋友而言,卻是期待已久的便利設施,大幅提升進出港作業的安全與節省時間。浮排所需經費對政府而言可能是九牛一毛,但對漁民而言是一大福音,未來在海象相對平穩的澳口可以推廣使用。
簡易浮排有施工快速、維修容易的特性,近年來地區各島澳口相繼爭取建置,主要用於小型船隻無需候潮繫纜之用。地區各島澳口小船數量頗多,早年在沒有碼頭的年代,船隻多採錨泊方式固定在澳口外,漁民進出港多半要靠搖舢舨上下船,作業耗時且危險性極高,如今搖舢舨的景象已經十分少見,因為大多數澳口都有浮排設施,但必須要有地形配合,通常運用在內港或防波堤內海象相對平穩的海域。
浮筒也稱組合式浮動模組,是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為主要原料,經研究具有抗氧化、抗腐蝕、不受海水侵蝕及無污染、不破壞生態環境等特性,在台灣地區運用較早,常見在休閒碼頭、湖庫水上平台、箱網養殖等。近年來馬祖地區也廣泛運用在各澳口,主要功能為簡易碼頭,推廣至今已獲多數漁民船主認同,未來這項設施普及率可能還會提升。
馬祖海域潮差相當高,浮排簡易碼頭解決了漁民進出港潮差大的困擾,比起動輒數億元的大型碼頭,簡易浮排所需經費是少了很多,日後維修也相對容易。政府推公共建設主要目的是便民利民,更要讓民眾有感,有時候小建設就能發揮大功效,現在看到的各澳口浮排就是一例。
但再好的設施都要重視其維護工作,而使用者的習慣更是大大影響設施使用年限,浮動碼頭雖說經費較少,但爭取也不容易,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與落實維護才能讓設施真正為民眾帶來便利。
漁業在馬祖仍屬重要產業之一,早年各澳口碼頭設施不好,漁民作業十分辛苦,如今建設隨科技而進步,要改善漁民作業環境碼頭設施是第一步,廣設浮動碼頭讓漁民免於錨泊繫纜之苦。近年來地方政府在各鄉都設法爭取建置簡易浮動碼頭,有的已使用多年,有的才剛完成,但從漁民的口碑可以知道,這種設施確實是好用。未來馬祖各島的港埠建設仍會持續精進,在規劃大建設之餘,只要設計上多一點小用心,小小的調整一下設計與預算,漁民朋友就會有感。
社論/小小浮動碼頭建設 漁民也能大大有感
- 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