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瞭解學校圖書館的閱讀風貌與閱讀力,國家圖書館運用111年4月至7月間辦理之「110年全國各級學校圖書館統計調查」資料,首次發布「110年學校圖書館閱讀風貌及閱讀力分析報告」,揭示校園讀者的閱讀興趣與校園的閱讀力表現。也盼藉由報告之發布,能讓各界更為重視學校圖書館之經營與建設,為學校師生提供更為良好的學習資源與環境。
「110年學校閱讀風貌與閱讀力分析報告」指出,中小學師生每人平均圖書資料購置經費低於200元,去年更有25%的國小,沒編列圖書資料的購置經費,顯示圖書館購置經費的確有不足現象。圖書館是學生知識學習的水庫,而圖書是開啟學生智慧的搖籃。倘若學校空有圖書館(室),卻缺乏足夠和較新出版的圖書,勢必無法激起學生借閱圖書的動力。因此,編列經費添購圖書,實屬有效發揮圖書館(室)功能的要件之一。
以圖書資料購置經費來看各級學校圖書館投入館藏資源建設之狀況,高級中等學校平均每校年度圖書資料購置經費為19萬元、國民中學為11萬元、國民小學為8萬元,以每人平均購書經費來看,則約介於150元上下,相對不足;且高級中等學校約有6%、國民中學約有16%的學校、國民小學約有25%的學校於110年無編列圖書資料的購置經費,為落實學校圖書館的功能,呼籲學校應重視圖書館館藏建設與充實,以滿足師生教學與學習的需求。
閱讀,攸關國家及個人競爭力。培養個人競爭力以成就國家競爭力,家庭、學校及圖書館都是民眾閱讀素養的養成、閱讀習慣的建立,以及持續終身學習的重要環境,亦是民眾培育閱讀力、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基地。「110年學校閱讀風貌與閱讀力分析報告」分析資料顯示,各級學校圖書館在11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於服務數據上較109年皆有下滑的現象,在圖書館在館藏的基礎建設、人力資源的培育與運用上,皆可發現仍有可以繼續強化與努力的部分。
於館藏資源的建置方面,應落實〈圖書館設立及營運標準〉中之館藏發展基準要求,在人力資源規劃上,亦應強化專業館員的比例與數量,讓圖書館能以充實的館藏資源與優質的專業服務,滿足不同類型讀者的閱讀與資訊需求。相關單位應重視學校圖書館讀者的圖書資源利用需求,以及持續投入圖書館資源之建設,以知識建構個人的競爭力,讓教育與知識的學習成為整體文化能量提升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十幾年來,教育行政機關結合民間團體,積極推動學校閱讀活動,對於營造校園閱讀風氣及提升學生閱讀素養,皆可看到成效。然而對於圖書設備添購,學校基層人員卻感受到「有心購置圖書,無力支持經費」的困境,導致學校圖書不易更新。顯然《圖書館法》並未有效落實,教育行政機關實責無旁貸,應加以檢討改進,幫助學校有足夠經費添購圖書,以利建立書香學校。
社論/重視學校圖書館之經營與建設 提供師生良好的學習資源與環境
-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