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落實職業傷病診治網絡醫院及通報 勞工有保障

  • 2022-12-08

 配合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上路,及早發現職災個案並讓職災服務儘速介入,勞動部此次與台大團隊合作,抵馬進行大型職場現勘及改善,而且專家學者們不僅發現問題,更能提出解決之道,在中央勞安大旗揮舞之下,地區能否落實的關鍵,就在公部門相關單位的積極配合,才能使勞工權益不分本島離島,都能獲得同等級的保障。

 各種職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險性,各類大小型的職災亦屬難免,職場風險最明顯者就是營造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對職業安全相當重視,每年透過職業災害解說及實務課程,像營造業高風險作業危害辨識解說、防災實務、作業危害辨識說明、職災案例、原因及對策分析與職業傷病案例,藉由課程增進地區雇主及勞工職業安全知識,若遇上職災也能清楚明白申訴管道,保障自身權益。

 隨著勞工安全衛生及職業傷病漸受重視,以及臨床治療的實際需要,國內的環境職業醫學會已成立30週年,並以「永續營運」、「職場安全」、「職場服務」三大主題,希望喚醒雇主及勞工自身對職安及傷病問題的重視。目標除結合各項資源、服務勞工與預防職業傷病外,也培訓職業醫學專科醫師,執行職業病診斷與鑑定,以及職業安全衛生評估與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職業醫學持續發展,勞工安全衛生也將更有保障。

 若不慎發生職災,勞工能不能順利重返職場工作,取決於職災個案的早期發現及服務介入,為了防堵事業單位害怕受罰而有隱匿職災通報的情況,配合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上路,除了地方醫療體系的強化,中央也已建置職業傷病通報系統,讓職災個案本人、醫院、雇主甚至是一般民眾都可通報。

 據了解,勞動部擴大通報來源,只要是遭遇職業傷病勞工的本人、醫療院所、雇主或其他知道勞工遭遇職業傷病的人員,都可以透過此系統通報,且通報不需要申請帳號,就可透過網頁將發生職災的個案姓名、傷病情形、聯絡方式及通報者資訊等登錄於系統中,耳聞有業者雇工發生職傷後,因怕被稽查罰款,採知情不報或息事寧人,都是待改善的漏洞。

 故通報系統之暢通最為重要,系統會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相關規定,整合職業傷病通報資訊,由中央與地方政府職災勞工專業服務人員協力,依職災個案需求,適時轉介至職業傷病診治認可醫療機構、認可職能復健專業機構或其他相關單位,提供勞工必要的後續服務及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