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第一個科技執法系統,這個月開始在清水廣場正式啟動,360度鏡頭自動偵測違規停車,並將車輛違規蒐證影像逕行傳送至舉發系統,只要在偵測區域內停留超過3分鐘,就可能會收到罰單,不能講人情,不能說不知道,也無法寬待一次,因此提醒鄉親務請注意,避免荷包失血。
何謂科技執法,指的是遏止違規行為,減少交通事故傷亡為目的,以維護民眾用路的安全保障,並且可降低警力以及員警攔撿風險和執法成本,可有效提高執法效率、維持交通秩序、保持交通順暢,目前全臺各縣市皆已陸續更新科技執法設備並擴大執法範圍,本月開始更在全國執行擴大科技執法。
最為人所熟知的科技執法就是區間測速,以平均速率為檢舉依據,在該路段上特定兩點之間,算出車輛行駛的平均速度。例如:隧道、快速道路等都是重點取締路段,藉由區間測速抑制瞬間超速行為、減少車輛間行駛速度的差異,達到控制車行速度,以減少事故的發生。
然而,科技執法種類可不只有區間測速,其他包括違規停車、違規迴轉、闖紅燈、未依標誌標線行駛、未保持路口淨空、高架橋違規行駛、車不讓行人或行人違規等都會吃上罰單,甚至連車輛噪音也能被遠端舉發,可謂是政府交通執法的秘密武器。
馬祖過去因為沒有車潮,連紅綠燈都無須啟用,隨著人口及車輛的增加,今年連台灣的交通執法秘密武器,都開始搬到馬祖適用,馬祖警方指出,第一個科技執法設置地點選擇清水廣場,主要是因為該處車流量大,尤其便利商店周邊、廣場黃網格常有違停,並曾發生交通事故,因此擇定該處設置「違規停車自動偵測科技執法設備」,是全縣第一個系統,經過兩個月的宣導期之後,本月開始正式執法。
這樣的科技執法原先都只在台灣執行,特別是像雙北這樣交通流量大的地區,但日前台灣又發生知名作家騎腳踏車遭外送員擦撞不治,交通部表示今年起將執行五項重要改善交通安全對策,尤其是危險行為優先取締,並結合科技執法輔助警力,提升執法強度,並推動大車裝設行車視野輔助系統,車輛檢驗、路檢聯稽等,走動式督導促進地方落實道安工作,定期揭露道安績效與死傷資訊,以督促地方重視。
最重要過去很少在離島採用的科技執法,這兩年陸續在金、馬、澎裝設,澎湖警察局公布已在馬公三處主要幹道建置科技執法設備,明年一月開始二十四小時執法取締,金門則早在幾年前就裝設,但也在今年在金湖地區車流大的路口再度新增兩處違規停車自動偵測科技執法設備。
科技執法效果強大,台中警方統計在高鐵站旅客接送區裝設後,違規停車率下降八成,馬祖過去因為透過警方執法,其實效果非常有限,不管在介壽或清水廣場違規停車經常發生,即便旁邊就有停車場但車主總會貪一時之便,想著買個東西花不了幾分鐘,但未來貪一時之便,可能會花上更大的代價,提醒鄉親要守護荷包,切忌不要違規停車。
社論/科技執法 違規難逃
- 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