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陳肆

  • 2022-12-01

 自古文人多情,而且喜歡寄情於詩詞中,在春夏秋冬四季裡,除了春,就屬秋最受騷人墨客青睞,以「秋」為題的詩詞歌賦不勝枚舉,甚至還有與春競美的佳作,如唐朝杜牧描繪「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絢麗景象,嬌羞春花硬生生被嬌豔秋楓給比了下去。

 在詩詞裡,秋天景色相當多元,火紅楓葉、秋菊盛綻、秋桂飄香、清風寒霜、金黃稻穗、藍天白雲、秋雁南飛……自然風光與動植物都很隆重迎接秋節到來,那熱鬧氣氛一點也不輸給春回大地。其中藉月抒情者不少,又以愛月成痴的李白,創寫最多,最具代表性。

 朗朗上口的《靜夜思》,將遊子思鄉情表露無遺,明月光、地上霜、思故鄉,很直白的告訴讀者,李白望月想念家了。所以當想念家人時,我也會舉頭望明月,雖然不像李白在《月下獨酌》裡,「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但我會唱歌給月娘聽,在月光下舞弄影姿,也頗有李大詩仙「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自得其樂的風雅行事。

 《把酒問月》裡說:「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天上神仙雖長生不老又住華麗宮殿,如果沒有至親好友相伴,著實孤寂難耐,高處不勝寒哪。所以《送紀秀才遊越》中,李白說「綠蘿秋月夜,相憶在鳴琴」,如果想我的話就彈琴吧,這就是所謂的知音知己,望著一樣的明月,彈著一樣的曲調,即使相隔千里,同奏裡有共鳴。

 這古人望月思情的意境,倒和華語經典流行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有幾分相似。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不管是陰晴或是圓缺,月亮周而復始亙古不變,如鉤也好,圓盤也罷,在深邃的夜幕中,她就是最亮最美好的。

 現代詩人徐志摩一生追求愛與唯美,他用豐富想像力和豐沛情感,將秋天的月擬人化,非常生動也相當細膩。當我唸完時,似乎能看見那彎明月與浩瀚大海間的深情纏綿。

 「秋月呀!誰禁得起銀指尖兒浪漫地搔爬呵!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輕濤,可不是禁不住它玉指的撫摩,在那裡低徊飲泣呢!」

 其實,明亮晶瑩皎潔月光,在科學家眼裡是個謊話,因為她的光是向太陽借來的,一旦少了陽光的照拂,就只剩下坑坑巴巴的塵土凹洞。可是,人們愛月賞月詠月玩月的心,亙古不變,甚至更加如癡如醉,深信中秋月圓人能團圓,願意賦予浪漫寄予祝福,因為她早已成為人們情感與心靈的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