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防疫規範逐漸鬆綁 更要落實自主健康管理

  • 2022-11-22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勢持續下降趨緩,顯示這波疫情已脫離高峰期。為促進後疫情時代社會經濟發展,並兼顧國內民眾生活需求,防疫管制措施也逐漸放寬,其中,採居家照護之非重症確診者隔離天數,由7天調降為5天,並於解除隔離後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確診者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快篩陰性或距解除隔離日已達7天,可解除相關管制措施。

 目前全國人口疫苗涵蓋率高,確診人數占一定人口比率,社區已有相當之群體保護力。為求審慎,確診者隔離天數分兩階段放寬。目前實施「7+N」,即非重症確診者於隔離7天解除隔離後,接續進行自主健康管理,最多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如快篩陰性,則可提前解除相關管制措施。14日起實施的第二階段新制,採居家照護之非重症確診者隔離/自主健康管理改為「5+N天」,即隔離滿5天後,若快篩陰性即無需自主健康管理;快篩陽性則應持續自主健康管理至快篩陰性日,或至距離解除隔離日滿7天。

 社區防疫規範,取消民眾參加「會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持續有效保持社交距離」性質活動時,須完成第3劑疫苗接種或快篩之限制,包含宗教活動、團體旅遊及健身房、八大行業等;取消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體溫量測之強制性規範。為配合前述政策鬆綁,確診民眾至「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填寫相關資訊時,同住接觸者部分,僅需填報2歲以上及未滿2歲密切接觸者人數,無須填列其詳細個資,並提供每人4劑公費快篩試劑於自主防疫期間使用。

 其次,入境人員於自主防疫期間若要申請外出,應配合下列事項,包括需有2日內快篩陰性結果;外出期間全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騎機車、腳踏車,得免戴口罩;盡量避免接觸重症高風險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6歲以下幼童、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等;有用餐需要時,得於餐廳內獨自或與特定對象共餐,離開座位及餐點使用完畢應立即戴口罩;禁止前往醫院陪病、探病,建議延後非急迫性需求之醫療或檢查,並避免前往長照機構。

 居家隔離措施放寬後,自主健康管理愈顯重要。指揮中心提醒,解隔離後無症狀者,可正常生活及外出,不以快篩結果為限制,惟應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對象之場所;禁止聚餐、聚會等近距離或群聚型活動,如須前往醫院陪病、探病、就醫或檢查,應遵守各項醫療應變措施;有症狀者如需就醫,禁止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以保護自己與他人。

 綜言之,後疫情時代,國人應持續配合相關防疫措施及指引,落實自主健康管理作為,不僅利己也利人;勤洗手、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禮節及保持社交距離,提升自身及社區保護力,降低疾病傳播風險,早日脫離病毒危害。新冠肺炎病毒威脅仍以BA.5為主流,其傳染力更強、重複感染機會更高,仍要小心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