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祖各界積極爭取下,11月15日南竿機場停機坪終於出現第一架華信航空所屬的ATR70人座客機,這一次的試航為明年的載客首航邁出重要一步,也見證各界多年努力成果。馬祖鄉親爭取兩家進駐的初衷是希望提升整體運能以及空運服務品質,華信的試航只是開始,期望在市場良性競爭下讓第二家航空公司能夠獲利生存才是重點,努力開發客源和完備地接能力是接下來華信以及政府有關單位共同的目標。
馬祖航線早年在北竿機場營運時就曾有兩家進駐營運,但自92年南竿機場開航以後就只剩一家經營,當時華信也曾爭取加入馬祖航線,但在民航局肥肉綁瘦肉的航權分配政策下,華信最終退出不再爭取。國內金馬澎三離島目前只有馬祖維持一家經營,雖說當時時空背景下的航權分配上位政策是造成馬祖獨家的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客源以及機場服務能量所致。
航空公司是做生意,在商言商,有利可圖的航線不會乏人問津,而馬祖航線這些年在地方政府大力發展推銷觀光政策下,立榮航空協助開發了新客源,航班不斷增加也是事實,但遇到大日子時機位供不應求,機隊調度無法滿足突發狀況等也是事實。
馬祖空運市場兩家進駐的時機雖說近成熟,但華信能否在馬祖航線站穩腳步仍取決於整體客源以及機隊和地接能量,其中客源是主要關鍵。馬祖之所以要爭取兩家進駐是源自觀光客大量成長,以春夏觀光旺季來看,地區各島的住宿能量已近飽和,此時華信若同立榮一樣一天飛個十多班,馬祖地接觀光能量會馬上出問題,因此在爭取兩家進駐的同時,觀光服務能量也要思考如何提升才能讓飛機載更多旅客來。
兩家進駐在其它航線或許好辦,但在馬祖卻是困難重重,主要原因是機場設施不夠完善,兩座機場一加一不等於二,無效飛航率全國最高,北竿機場又有起飛限重規定,國內客機現役市場中只有立榮和華信有ATR機型可起降馬祖機場等諸多不利因素,這個大環境限制了很多可能,但地方各界仍設法突破困境,成功爭取到華信進駐。兩家進駐是勢之所趨,馬祖想要長遠發展,空運必是交通主力,而兩家進駐要能實質性提升運能和服務品質才有意義。現階段華信一下子要分食馬祖一半的市場是不可能的,未來勢必要開拓台灣南部航線爭取客源,只有把市場做大才能讓兩家航空公司同時生存。
社論/兩家進駐眾所期待 永續經營才是目標
- 202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