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人生如夢,夢中也有險阻;總說人生如戲,戲裡也有角逐。一路風雨,帶著泥濘;一路濤聲,帶著豪邁;一路挫折,伴隨我成長。人的一生不可能風調雨順,失敗和挫折在所難免,但也因為如此,我們才能體會成長中的艱辛和喜悅。
雷德說:「每個人被命運碾壓的疼痛感是一樣的,對生活的無可奈何也是相同的。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所遭遇的挫折,所付出的努力,我們桀驁不馴的姿態,都會成為成長中的一抹陽光,照亮自己的人生。」的確,失敗和挫折會使人痛苦,但取而代之的,是對夢想的堅持不懈;是對未來的奮發圖強;是對希望的孜孜不倦,往後回憶起這段時光,留下的不是當時失敗的憂愁亦或是挫折的惆悵,而是落敗時不服輸和鍥而不捨的精神。挫折也是成長的一種過程,沒有挫折的經歷是無趣的,所取得的勝利也不過是平淡無味的,轉眼,勝利所得的喜悅也將煙消雲散。有挫折的成功是轟轟烈烈的,不論何時想起,經歷失敗的成就總是鼓舞人心;不論何時記起,經過波折的成績總是激人奮進;不論何時憶起,歷經障礙的成功總是令人振奮。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著挫折與失敗,那是使我們成長的催化劑。海倫凱勒幼年是因生病導致雙眼失明,她無法看見春天時的紅花綠葉;無法看見夏天時的陽光明媚;無法看見秋天時的金風玉露;無法看見冬天時的白雪皚皚,但她從未想過放棄,只是獨自一人在不見天日的黑暗中不停摸索,不斷經歷各種因失明而遭受的流言蜚語;不斷經過各式因失明而忍讓的嘲笑凌辱;不斷歷經各樣因失明而承受的歧視偏見,最終在挫折中成長,重見「光明」。貝多芬因創作壓力造成雙耳失聰,從此他再也無法聽見早晨的引吭高歌;無法聽見午後的鶯鳴雀和;無法聽見黃昏的歡聲笑語,但他未曾罷休,只是孤獨一人在萬籟俱寂的昏暗中不停探索,持續歷盡各類因失聰而受到的風言風雨;持續飽經因失聰而導致的精神折磨;持續屢經因失聰而飽受的鄙夷不屑,最終在失敗中成長,重見天日。
回想年幼時期的我,也曾因為失敗而感到氣餒;因落敗而感到灰心;因退步而感到沮喪;但我卻不曾厭惡它。挫折有如我的人生回憶錄,記錄了我成長的點點滴滴,從一開始的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從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古靈精怪,我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伴隨著挫折與成長。因為有了挫折,我能夠堅強面對歲月中的艱辛,因為有了挫折,我能夠勇敢面對人生中的挑戰,因為有了挫折,我能夠自信面對生活中的難關。挫折是我的好友,亦是我的良師,因為有它,我才能在每一次的失敗中給予自己鼓勵;因為有它,我才能在每一次的摔倒中重新認識自我;因為有它,我才能在每一次的絕望中重拾希望。
不經風雨,怎麼見彩虹;不經寒風,怎能聞花香,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逃避,只有勇於面對挫折,才能使我們更堅強,使我們更自信,使我們更為人生而努力,讓我們有更多經驗去成長。
挫折與成長/中山國中 周冠儀
- 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