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與閒/郎英

  • 2022-10-28

 有位百歲人瑞曾說,「我的養生之道,就靠一個字—『忙』」,他認為「忙」,健康又健腦,比任何保健品都好用,騎車、書畫、寫文章……只要腦子不停下來,就不會老年癡呆了。

 星雲大師也說過:「忙,就是營養。」因為在「忙」當中,才會進步才能成就,忙就是一種動力。

 這些話如果是在我年輕時聽到,肯定認為老生常談,觸動不了內心情感,因為生活實在太過忙碌,忙到無法靜心思考,那時心裡頭只想著「不用工作該有多好、若能退休該多幸福」。但是隨著年紀漸長,閒多過於忙,甚至是無所事事時,才驚覺到原來能夠「忙」是件多麼幸福的事。

 套句羅曼羅蘭的話,「生活中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我曾經歷過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夠用的生活模式,也嘗過度日如年閒得發慌的滋味,兩相比較之下,若能讓我選擇,我寧可忙也不要太閒,因為太閒時總會胡思亂想,所有負面情緒紛紛出籠,人生都變得黑白而暗淡無光,甚至還會懷疑「活著的價值何在」。

 所以學習過得忙得充實,是我目前人生目標。有事可忙就沒時間糾結那些雞毛蒜皮小事,在必須學抓重點行事和取捨輕重緩急之下,少了抱怨和計較,多了積極和寬容,凡事皆向「解決問題」正向邁進,不再為自己或旁人製造問題增添困擾。這樣的我,活得起勁,愈來愈懂得珍惜生命,因為人的壽命是有期限的,且行動自如健康生活也是有賞味期的,實該好好把握。

 有句俗話說得精闢,「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活。」就拿上個月暑期營隊的例子來說,我原本可以優閒自在按表操課完成該做的工作即可,但我毛遂自薦攬下情境布置額外活兒,從構思策畫到採買材料到拼貼組裝……忙得不亦樂乎。

 看著牆面從斑駁髒污變得繽紛多彩,整間教室瞬間亮了起來,孩子們臉龐泛光興高采烈回饋:「這海豚好可愛、那鯨魚會噴水呵、海龜疊羅漢耶……」,主任驚為天人讚不絕口直誇我「好厲害、很用心」,而我在埋首批改簿冊之餘,也能歇會兒沉浸於湛藍海洋世界裡,暫時放空,甚感療癒。

 這忙碌過後的成就感和閒情逸致,最是美妙,有快樂有滿足,身心都很愉悅。我在忙碌裡,體會到工作樂趣和生命價值,也在偷閒裡,享受到暫停空白鍵的舒心奧妙。如同星雲大師說的,最好能夠在忙碌時有空閒心情,在空閒時要有忙碌感受,做到「心閒人不閒,人忙心不忙」功夫,是最好的生活態度。

 忙與閒,不是兩極化,而是能調和並濟的。所以千萬不要做到「忙得筋疲力盡、閒得質疑人生」,而要學會「忙出不亦樂乎、閒出興致趣味」,那才叫真的懂得生活。